南岳衡山概況
衡山又名南岳衡山、壽岳、南山,為我國五岳名山之一,主峰坐落在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陽市南岳區,七十二群峰,層巒迭嶂,氣勢磅礴。素以「五岳獨秀」、「宗教圣地」、「文明奧區」、「中華壽岳」著稱于世。中華祝頌詞"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南山"即南岳衡山。南岳衡山現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
2010年,南岳衡山接待中外游客420.23萬[1]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7.75億元?! ∧显篮馍绞悄现袊淖诮涛幕?a href="http://www.dameitall.com//uploadfile/2011/0407/20110407082322204.jpg" target="_blank">中心,中國南禪、天臺宗、曹洞宗和禪宗南岳、青原兩系之發源地;南方最著名的道教圣地,有 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三洞天——朱陵洞天,道教七十二福地之青 南岳衡山玉壇福地、光天壇福地、洞靈源福地。
1982年,南岳衡山作為我國著名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以南岳衡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名單;2000年成為全國首批4A級旅游區;2001年獲得全國頂級、湖南唯一的"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殊榮;2006年02月入選首批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名錄;2006年被評為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2007年3月成為全國首批5A級風景名勝區;2007年8月1日,南岳衡山經國務院批準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被評為最受群眾喜愛的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
南岳衡山南起"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的衡陽回雁峰(南岳衡山首峰),北止"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長沙岳麓山(南岳衡山尾峰),由巍然聳立著的72座山峰組 衡山 畫作
成,亦被稱作"青天七十二芙蓉"。南岳衡山橫跨湖南省八個市縣,逶迤八百里,共72峰,其中南岳區境內有43峰,群峰巍峨。氣勢磅礴南岳衡山首峰回雁峰位于衡陽市中心,東臨湘江,南接衡州大道,西鄰蒸陽南路,北對中山南路。從"天下南岳第一峰"向北出發,沿蒸湘北路乘汽車行駛一個小時,從眼前閃過幾十座像芙蓉般婀娜多姿的山峰,就進入了南岳衡山核心風景名勝區。
祝融峰之高、藏經殿之秀、水簾洞之奇、方廣寺之深堪稱"南岳衡山四絕";春觀花、夏看云、秋望日、冬賞雪為"南岳衡山四時佳景"。
南岳衡山還有許多名勝古跡和神話傳說,吸引了歷代各種人物,形成豐富多彩的文化沉積,宛如一座遼闊的人文與山水文化和諧統一、水乳交融的巨型公園。
南岳衡山古名為壽岳衡山。據《星經》所載,南岳衡山是對應星宿28宿之軫星,軫星乃主管人間蒼生壽命。相傳神農氏曾來此采百藥,因嘗線蟲中毒而仙逝於降真峰上。在道教中,此山是道教洞天福地(有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三洞天——朱陵洞天,道教七十二福地之青玉壇福地、光天壇福地、洞靈源福地),是神仙居住游憩的之一。建於唐代的南岳大廟,是湖南省最大的一座古建筑。古往今來,司馬承禎、李白、杜甫、胡耀邦、喬石、朱g基、江澤民等古今的文人雅士、思想家、軍事家和政治家都曾慕名而來,并留下大量詩詞歌賦和石刻,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寶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