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新聞網
              滾動新聞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雁城評論 > 媒體視角 > 正文:

              芙蓉國評論丨科學謀劃,引領中國經濟闊步前進

              2024-12-16 17:19:06   來源:紅網   
              分享到:
               

              □許貴元

              回眸2024年,在黨的二十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引下,全國各族人民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萬眾一心、團結奮斗、砥礪前行,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握大勢、謀篇布局,全面總結2024年經濟工作,深刻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系統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為扎實穩步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堅定信心、鼓足干勁,以實干擔當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向高質量發展。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我們面臨的內外壓力依然很大,發展機遇與競爭挑戰形勢嚴峻復雜,任務更加艱巨繁重。做好全年的經濟工作,對于高質量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持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2025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政策取向、重點任務和奮斗目標。這是在深入分析國內國際形勢、準確把握機遇和挑戰基礎上作出的科學謀劃,是引領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

              堅定“迎難而上”的必勝信心。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輝煌成就,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受到全世界矚目。當今,我國經濟已經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在前進道路上,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勢、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家的人才優勢,我們必須要有抵御各類風險、戰勝挑戰的堅實支撐;必須要有推動經濟持續向高質量發展的充足底氣;必須要有迎難而上、克難攻堅的勇氣;必須要有敢為人先、跨越發展的定力。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政治頭腦,敢于正視困難、不畏艱險,掃除影響穩定發展的各種阻力和障礙,做到輕裝上陣、勇毅前行,努力把各方面的積極因素轉化為發展成果,惠及城鄉百姓,增加民生福祉,為實現2025年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注入新活力、新動能。

              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我們要清醒地看到,中國經濟從來都是在風雨洗禮中發展、在歷經考驗中壯大的。因此,我們要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毫不動搖地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穩住經濟的“基本盤”。用好統籌兼顧這個科學方法,必須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總供給和總需求、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提升質量和做大總量等五對關系,不斷夯實中國式現代化的物質基礎。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推動中國經濟沿著高質量發展軌道行穩致遠。

              優化“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良好的政治生態是從嚴治黨的主要標志。政治生態優劣,直接關系黨的前途命運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各級領導干部是“少數關鍵”,必須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廉潔自律、兩袖清風”的堅定意識,做一個讓黨放心、讓群眾信賴的好干部、好黨員、好公仆。要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不斷加強各級黨組織建設和干部作風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激發和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民族復興、強國建設”保駕護航。

              打造“便民利企”的營商環境。做好2025年的經濟工作,確保“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必須一如既往、鍥而不舍地發展壯大市場主體。結合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改革和完善服務市場主體的各項制度和具體措施,努力打造公平、公正、公開、便利的市場經營環境,傾力構建親商、安商、富商、清商的一流營商環境。健全完善政務服務機制,建立“不打烊”的智能服務體系,大力拓展“指尖辦”“掌上辦”,千方百計方便企業群眾辦事,盡量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企業“少跑腿”或“不跑腿”。同時,要大力推行跨區域異地辦理業務事項,消除區域壁壘,切實打通服務群眾和市場主體的最后“一公里”,讓良好的營商環境賦能改革開放、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堅持“擲地有聲”抓好全面落實。2025年經濟工作的大政方針已定。要聯系本地實際,因地制宜抓好落實。統籌兼顧、把握重點,突出重點領域、重點行業,著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推進經濟轉型發展、綠色發展、低碳發展、高質量發展、創新發展。要不斷進行“思想充電”,深化“自我革命”,不斷增強做好經濟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要最大限度地減輕基層和企業負擔,堅決反對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共同營造政通人和、風清氣正、和諧穩定的社會氛圍。用“實打實”的工作舉措和“正向激勵、反向約束”的責任機制,確保全面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以更加輝煌的成就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

              国产一级毛片特级国产毛片_久久精品视频777_亚洲最大的中文字幕无码_2022色五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