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就業季,畢業學子表示大城市非常卷還是選擇回家鄉
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唐家華 實習記者蔣思琪 蔣迎欣報道 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達到1158萬人,創下歷史新高,這意味著今年的就業形勢恐怕會更嚴峻。那么,面對畢業就業季,大學生們工作找得怎么樣了?衡陽新聞網記者采訪了3位不同專業的大學生,請他們從就業形勢、就業心態等方面講述自己的經歷。
“我畢業之后考入了一家國企工作,由于我家在長沙,自己偏向于去長沙工作,所以辭職了。目前,自己在一家私企做活動策劃,因為比較熱愛這個工作,所以會一直做下去”。南華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朱馨鈺告訴記者,其實外面的工作有很多,只是看我們愿不愿意去做,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逐漸提高,如今的用人單位在看基本知識水平的同時,對綜合能力的要求有很大傾向,所以我在就業前都會通過考證、實習等方式提升自己。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國2023屆高校畢業生將達到1158萬,比去年增加了82萬,專家預測,今年的就業形勢恐怕會更嚴峻。
衡陽師范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王競儀表示,以前本科生比較珍貴,現在滿大街都是本科生,自己覺得競爭壓力還是很大。目前,自己比較傾向于考研,以后出來工作可以多幾份選擇。
專家分析,大學生到地級市及以下地區就業的比例提升,主要是因為供需發生了變化。以前大學畢業生數量少的時候,是大學生選工作?,F在高校擴招后,大學畢業生數量規模很大。大城市就業競爭激烈,生活成本比中小城市、縣城高很多,這也使得很多畢業生去到中小城市就業。
“畢業前總覺得自己可以去到深圳或者長沙那種大城市,但是經過體驗后才發現大城市教育資源會非常卷,難以生存,所以選擇考編回到了家鄉。”衡陽師范學院化學專業的劉雅怡表示,畢業之際,班上的同學大都選擇了考編、考公、考研,而自己因為對就業沒有很清晰的規劃,難免感到焦慮,所以便選擇隨大流去考編了。提到未來的工作規劃,她認為還是要繼續提升學歷,考上在職研究生,對未來的工作也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