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平:為1000畝荒山披綠裝
胡小平,1959年2月生,湖南省常寧市洋泉鎮同心村人,1978年2月入伍,79年參加對越自衛還擊戰,在戰斗中榮獲三等功,并受到部隊多次嘉獎,同時右大腿受傷評為三等乙級戰績,在部隊是一名衛生員,83到84年自費在桂林醫學??茖W校讀書,84年10月退伍,安排在洋泉醫院放射科工作,在平時的工作中多次授獎及多次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并榮獲三等功一次。
2003年,胡小平開始創業。當時,他已經退伍分配到洋泉鎮醫院工作近10年,妻子吳艷姬在同單位上班,家庭收入穩定,一兒一女都在上學,可以說事業、家庭都非常完美。但是,胡小平看到老家村子大片大片的土地荒蕪,雜草叢生,許多年輕人紛紛外出務工,他感到非常痛心。他心想,“人生在世,為了什么???”經過反復的思考,他與愛人決心租下一片荒山,創辦一個農莊,搞生態農業發展。
新創辦的僑源農莊座落在常寧市洋泉鎮的豐龍村,與胡小平的老家同心村相鄰。當初,這片荒山很凄涼,當地人砍柴都怕來得,經常有野狗子(即狼)出沒,時有打劫行搶的事在這里發生。沒有通水泥路,沒有通電,更沒有什么房屋人家。然而,胡小平認為山腳有一個幾十畝的水庫,而且周邊有水渠,是著名的洋泉水庫的西干渠,水源充足。胡小平就與村里簽約,租下了這1000畝荒山,租期30年,他要大干一場。
胡小平創業的計劃,讓所有的人感到意外和吃驚。親戚朋友不贊成他放棄正式單位,連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等都不支持,說了許多風涼話,“又回到農村搞農業,這是自找苦頭。”愛人吳艷姬是唯一支持的,這給了他巨大的精神動力。他們一起在農莊勞動,開拓這片天地。
對創業者而言,資金缺乏是最大的困難。創業初期,除了投入自家的積蓄,胡小平還借了10多萬元,但資金缺口仍然很大。沒有錢,基本設施就無法建設起來,電力、水力、果園小路、豬欄、房屋等等都無法完成??墒?,當兵出身、敢做敢為的胡小平毅然決定,即使傾盡所有也要把農莊建好。2003年和2006年,他分別變賣了洋泉鎮上和常寧城區的兩棟私房,把資金投入農莊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經營發展。胡小平說,“光電力設施就花了近10萬元。”如今,農莊的電都通了,水渠通了,道路井然,房屋、豬舍、涼亭、燒烤場……都一一建好,簡直是一個世外桃源。
在技術上,僑源農莊當初從廣西聘了一名技術員,專門管理果園,胡小平自己也學習果樹栽培技術。2007年,因為養殖技術不到家,就發生過一次死亡80頭豬的事件。為解決種植、養殖方面的技術問題,胡小平經常去湖南農業大學、省農科院,向專
現在的僑源農莊,生產和經營已步入穩步發展階段。2008年注冊成立常寧市僑源農業有限公司,開始了企業化的運作。據悉,每天都有城里人前來這“農家樂”,吃農家菜,釣魚,摘果,觀光攝影,還有住宿的,甚至有些客人還參加體驗農民的勞動。“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人們來到這里,就是返璞歸真,體驗田園氣息,欣賞原生態的自然環境,這就是農家樂的魅力。
僑源農莊總用地面積1000畝,其中600畝土地正在規劃整理,已經開發的有400多畝:果園300畝,全部引進優質水果,包括日本天草、塔羅科血橙、五月夏橙等;魚塘45畝,每年可產魚10噸;養豬場面積近800多平方米,年出欄近1000頭,包括成年豬和小豬。胡小平信心滿懷地說,“未來的計劃是,在現有經營項目的基礎上,加強管理、抓好效益,再發展200畝優質水果,新栽種300畝高產油茶,培育100畝綠化林,提供各種綠化苗林與花卉。”
胡小平的僑源農莊,從2003年創業,不斷投入,到2006年略有贏利,以后,收入逐年增長,利潤不斷提高。公司解決了當地部分勞動力就業問題,現在公司近20名員工中,有7名當地村民,1名下崗職工,3名僑務人員,還招聘了1名退伍軍人、2名技術師、1名會計。收獲忙碌季節,還要請當地農民做臨時工,按日結算工資,農民們都很高興。胡小平的“生態農莊”和“僑源”農業品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得到了有關部門的認可與肯定。2007年被評為“省科技示范戶”,2008年被授予常寧市“種植大戶”,2009年被授予衡陽市“星火科技示范戶”、省“先進農村科普示范基地”、“省科技示范戶”等。
在胡小平的帶動下,當地涌現了一股農民創業潮。先后有十來戶,學著他也搞起了種植、養殖等生態農業,如張興華辦了養豬場,租地50畝,年出欄牲豬近1000頭,張興文的豬場養了800頭豬,吳運福的農莊30多畝,養了魚、種了果樹。
“創業是艱難的,但人生在世,總要為了事業拼搏一番。”胡小平說,“只有拼搏,事業才會發展,社會才會進步。只有拼搏,僑源農莊才能發展,對我來說,辦好農莊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