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新聞網
              滾動新聞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頻道 > 好好學習?正能量 > 正文:

              請記住他們,那些死者和生者——為聶茂長詩《共和國英雄》序

              2019-06-04 16:37:57      作者:謝 冕
              分享到:
               

              請記住他們,那些死者和生者

              ——為聶茂長詩共和國英雄

               

               

                                     我要用燃燒的欲望 對青春播種耕耘

                             看守大豆 收割黃昏與黎明 

                                             ——序曲·中國的天空

               

              他們漸行漸遠,他們把沉重的足音留給了我們。他們行走一路,以他們的激情、吶喊,抗爭、奮斗,以他們的淚水,汗水,甚至鮮血,花瓣也似地灑滿了一路。中國的道路,充滿了荊棘,泥濘,險峻而彎曲,他們就這樣,離鄉背井,拋妻別子,包括自己的青春、愛情,乃至生命,一切均在所不顧,冒著無邊的沙塵,冒著漫天的烽火,他們義無反顧地前行。家國安危,社會盛衰,天下興亡,這就是使命和擔當,也就是赴死的決心,一切無語,盡在其中。

              詩人向我們展示的是一幅讓人驚心動魄的歷史畫卷。那些英勇奔赴國難的烈士,以及更多的立志獻身的幸存者,他們放棄了珍貴的昨天和明天,他們為我們留下了燦爛的今天。要是沒有他們昨天的付出,就沒有我們今天的擁有,我們應當永遠記住他們的名字(包括沒有和來不及留下的名字)。我們以詩的名義致敬,感恩,向著那些已經前行的人們,是他們在艱難的、困苦的、而且是漫長歲月,為著人民的幸福和社會的進步,為我們留下敲響大地和心靈的沉重的足音。

              這是一部詩體的大交響樂章。雄渾、高亢、激越、悲愴,讓人想起貝多芬的《英雄》以及《命運》的旋律。這是融無數的個人命運于集體的大愛之中的奮斗和犧牲的英雄頌——就每一個個體生命和家族而言,他們的付出可能造成長久的不幸,而就集體的功業而言,它無疑造成了一個憧憬和夢想的浮現。這部長詩由幾代人耳熟能詳的光輝的姓名組成——粗略統計有具體姓名的五十余人,還不包括“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壯士”以及更多的來不及列名者,這些名字,曾經伴隨我們成長,并在精神層面滋養和豐富了我們:在我們困惑或沮喪的時刻,鼓舞我們戰勝恐懼和絕望而前行。

              為整個民族求生存,為沉淪的大陸求復興,他們因奮斗而譜寫無畏的華章,他們迎著風暴和烈火而英勇奮進。這就是這部雄渾的英雄頌歌的主旋律,堅忍,悲壯,夢想,如同貝多芬的樂曲所昭告的那樣:黑暗終將過去,曙光就在前面。當然,奮斗和犧牲是驚心動魄的,然而,整部作品卻因為創造了新的時代而貫穿著明亮而輝煌的音符。

              此刻我們面對的是詩人聶茂的長篇巨著,一部巨大的詩體的英雄頌歌。長詩的主題是:土地,信仰,生命和旗幟,這是一部詩體的中國現代史。長詩的結構完整而謹嚴,調和序曲,共十個樂章,綴以尾曲和余音。從天空到土地,從信仰到生命,展開著一面面血染的旗幟。這些英勇的生命,以美麗、高潔、典雅的植物為象征,是松、竹、梅,是菊、蘭、蓮。中國的傳統器樂演奏著他們光輝的永存的名字:是琴、鼓、瑟、箏,是蕭、笛、磬、塤。他們的身后是:長江、黃河、長城,是故鄉的村莊和炊煙,是土地上生長的稻谷和小麥,是父母鄉親。伴隨著樂章進行的是,英勇的奮斗,舍生忘死的前進,硝煙和吶喊。詩人筆下的焦裕祿,將自己的熱血,青春/汗水,智慧/化作一抹淡綠/種在蘭考”;詩人筆下的王進喜,“身上的血與肉/都是鋼的硬度/鐵的元素/你的夢想、意志、誓言和信念 與巖石共存。這都是鏗鏘的迸著火星的鋼鑄鐵打的音響。

              詩人的心胸博大,詩人的視野開闊,他展開的是黃鐘大呂,氣勢磅礴的大勇大愛。隨便翻開一頁,就是這樣一幅壯闊的畫圖:看見恥辱的汨羅河 有漁人哀唱九歌 看見阿房宮生起熊熊大火 看見牧羊的蘇武 思念淪陷的故土;看見爬滿荒蕪的歲月 有種子搖落 有蒲公英跌近貧瘠的犁痕 有枯黃的眼珠寂寞于樹梢。這是千年古國的盛衰歷史,是這些英勇的中華兒女,以對家國興亡的承諾,雪洗著近代以來的世紀憂患,改寫著喪權辱國的民族悲劇,他們前赴后繼,為我們贏得如今的獨立、富強和無盡的自豪感。

              我讀過許多的抒情長卷,我感激詩認為此作出的貢獻。是他們以激昂的詩章為我們譜寫出壯闊的歷史和記載著艱難行進的足跡。此刻在我案前打開的詩篇,也是這樣地撥動我的心弦:歷史與現實的交響,抒情與敘事的交響,悲情與歡樂的交響,他把我帶進往歲的沉思。猶記當年,我尚年輕,路經金陵故城,謁雨花臺,但見山間路旁,鮮花叢中,滿是先烈殉難之所——五月的鮮花,開遍了山崗和原野,鮮花是鮮血凝成。一時感悟,今日,昨日,百年,千載,總有無數的前驅者,為一種理想而不問歸途地向著前方。

              聶茂的長詩代我們喊出心聲:記住歷史,記住那些死者和生者的姓名,記住他們為理想而選擇的道路。行文至此,我要借詩人的口吻,祈求讀者與我一道留住歷史前進的腳步聲,記住受傷的昨日,記住憔悴的過往,記住英雄的熱血、信仰與壯舉,也請記住,我們無論在哪里,也無論我們去何方,總要緊緊握著故鄉濕漉漉的風——因為這是兄弟姐妹的風/是和平、安寧、開放的風/是奔向夢想的風。

               

              2019328-30日,己亥清明前夕,于北京大學

               

               

               

              国产一级毛片特级国产毛片_久久精品视频777_亚洲最大的中文字幕无码_2022色五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