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簡介
衡陽地處南岳衡山之南,因山南水北為“陽”,故得此名。因“北雁南飛,至此歇翅?;?rdquo;,棲息于市區回雁峰,故又雅“雁城”。
衡陽現為全國現代物流樞紐城市、繼08年后再次躋身中國城市信息化50強,成為湖南省唯一連續獲此殊榮的城市、中南地區區域性物流中心、華南北部地區(湘南、贛南、粵北、桂北)區域性中心城市。衡陽市區建成區和市區人口僅次于長沙,2009年衡陽市區建成區120.5平方公里,建成區常住戶籍人口120.8萬。
人口總量從1949年的311.85萬人,增加到2009年的752萬人,增長 2.41倍;人口增長從1949年的5.27%下降到2008年的0.31%。人口空間分布也與經濟發展更協調、人口素質也大幅提升,人口發展內質不斷優化?,F轄5縣2市5區,總面積1.5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731.14萬。
自古以來,衡陽文氣郁郁,才俊輩出。古有世界最杰出的造紙術發明家蔡倫,湖南第一位宰相、三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蔣琬,三國著名的政治家、經濟活動家劉巴(位及尚書令,為劉備最難得的人才。據史料記載,諸葛亮非常賞識他的才華,曾多次向劉備舉薦說:“運籌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劉備初定成都,軍費奇缺,上下發愁,諸葛亮也無對策。劉巴獻言鑄面值百文錢幣,派官員管理市場,平抑物價。劉備采納照辦,數月間,大為改觀,庫府已有余錢余糧。此時劉巴就懂得用政府手段干預市場,懂得用貨幣的供需量來調節經濟增長,不亦奇乎。后來系統地闡述這一理論的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比之劉巴整整小了一千七百歲);三國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谷朗,湖南最早的哲學家、東晉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羅含,南宋抗金名將趙方,南宋右丞相兼樞密使趙葵,三元及第——元代狀元何克明,與黑格爾并稱世界最杰出的哲學家王夫之(王船山),大清名相、軍機處大學士陳大受,清代狀元彭浚,大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中國近代海軍創始人、湘軍首領彭玉麟,中國同盟會會員為革命捐軀的第一人劉道一,毛澤東第一位愛將伍中豪,新中國開國元勛、唯一與毛澤東共事一生的元帥——羅榮桓元帥、朱總司令夫人——伍若蘭等等。宋代理學鼻祖周敦頤自幼喪父,寄居在舅父、衡州刺史鄭向家,在衡陽演武坪外西湖寫下千古絕唱《愛蓮說》。清朝康熙年間吳三桂在衡陽回雁峰前饅頭嶺舉行稱帝加冕之禮,封文武百官,開科錄士,看中的不僅僅是衡陽的地理位置及南岳衡山佛、道合一的寶氣,還有她悠遠濃郁的文氣??v觀南岳衡山七十二峰,綿延數百里,首峰回雁峰,尾峰岳麓山。中國四大書院,往南,有衡陽石鼓書院;向北,有長沙岳麓書院。除石鼓書院外,衡陽還有中國最早的書院、建于唐代中期的南岳
鄴侯書院,湖湘文化發源地——衡山文定書院及以王夫之命名、清代最著名的書院——
船山書院。
衡陽市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扼兩廣,鎖荊吳”,地處南北要沖,既是兵家必爭之地,又是各路商賈云集之地,歷為湘南重鎮。衡陽是全國45個公路交通主樞紐城市之一,轄區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京珠高速潭耒段與衡昆高速衡棗(木鋪)段、衡大(浦)高速在衡陽T接;107國道(北京至廣州)、322國道(衡陽至廣西憑祥友誼關,直至越南)、“三南公路”(連接湘贛閩南部)貫穿全境。衡邵、衡炎、京港澳(京珠高速復線)潭衡及衡桂、衡岳等高速公路在建中。京廣、湘桂鐵路交匯市區;107、322國道和京珠、衡昆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未來的衡陽鐵路樞紐將引入七個方向十三條線路,將會成為南方最大的鐵路樞紐。主要河流湘江、耒水、蒸水、米水,可四季通航,湘江上溯瀟水,下入洞庭,通江達海,常年可通千噸級輪船。近年來,該市為大力發展水路運輸,努力構筑鐵路、公路、水路“三位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并從抓基礎設施入手,切實加強水路航道港口建設,實現了質的飛躍。衡陽新民用機場選址在衡南縣云集鎮,衡陽機場定性為國內支線機場,建設的目標年為2020年,設計機型為B737-800、A320和ERJ145等或以下機型,航程為800~1500公里。本期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C,建設一條長為2400米的跑道,遠期發展為4D,跑道延長到3200米。
衡陽資源豐富,堪稱“有色金屬之鄉”、“非金屬之鄉”、“魚米之鄉”和“旅游圣地”。已探明儲量的礦產有金、銀、銅、鐵、鉛、鋅、煤、巖鹽、高嶺土、鈉長石等60 多種,其中鈉長石儲量居亞洲之首,硼砂為華南獨有,高嶺土名列全國前茅,巖鹽為華南之冠。衡陽市是全國商品糧、豬、魚、油重點生產基地,其優質米、活大豬、黃花菜、湘黃雞、湖之酒、云霧茶、龍須草席等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久負盛名。南岳衡山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素有"五岳獨秀"和"文明奧區"之稱,佛道同尊共榮于一山的宗教文化為我國宗教一絕。山中風景綺麗,集"秀、深、幽、險、古"于一體,是不可多得的攬勝、探奇、度假、避暑、觀光和朝山拜佛、求壽求財的圣地;近幾年,衡陽市先后成功地舉辦了耒陽蔡倫科技發明節和中國南岳衡山壽文化節,在海內外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2009年,衡陽市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68億元,增長14.7%;財政總收入完成70.03億元,增長16.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4.5%,增速排湖南省第一位;衡陽市本外幣存款余額1103億元,貸款余額459.8億元,增幅分別達18.2%、25.9%。2009年衡陽市GDP增速、財政總收入增速、存貸款規模以及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現金收增速入均排在湖南第二,規模工業增速則排名湖南第一。2009年,衡陽市中心城區“三年塑城計劃”積極推進,體育中心、衡州大道、武廣站前廣場、衡棗連接線等24個省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完成投資近35億元。2010年,衡陽市中心城區實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將有32個,總投資達140億元。2009年衡陽市第一次引入國際規劃設計招標,第一條高標準城市快速干道衡棗連接線改造工程竣工,第一座功能齊全的體育中心主體育場如期開工,第一條貫通城區東西向的交通樞紐工程衡州大道湘江大橋開工建設,第一個規模宏大功能齊全的武廣客運專線衡陽東站及站前廣場建成使用。
經濟結構優化。一、二、三產業占全市GDP的比重為20.6:42.8:36.6,三次產業占比“一降兩升”:一產業占全市GDP的比重比上年降低了1.7個百分點,二產業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三產業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5%,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財政綜合實力實現新跨越。全市財政總收入70.09億元,增長16.7%;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46.59億元,增長22.8%。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達77.6%,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為6.0%。
就業形勢基本穩定。年末城鎮新增就業人員5.45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解決城鎮零就業家庭就業2903戶,失業再就業人數3.8萬人,援助農村貧困家庭轉移就業11000戶。
物價總水平企穩。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下降5.7個百分點,原材料、燃料及動力購進價格總指數同比下降7.4個百分點。構成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的八大類商品(項目)呈現“四升四降”的格局,上漲的四類為:煙酒及用品類上漲1.1%,衣著類上漲0.3%。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上漲1.9%,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上漲0.8%;下降的四類為:食品類下降0.2%,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下降1.7%,交通通信類下降1.3%,居住類下降1.3%。
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全年共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910起,同比上升19.9%;生產安全事故死亡308人,同比下降14.4%;全年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728起,同比上升21.9%;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26,工礦商貿企業十萬從業人員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4.91,道路交通萬車事故死亡率5.24;煤炭百萬噸事故死亡率3.76。
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發展方式亟需轉變;結構性矛盾仍較突出;節能減排任務重;農民持續增收后勁不足;解決民生問題薄弱環節多;就業壓力較大等。
黨的十七大以來,衡陽市確立了“主題是發展,主攻是工業”的總體思路,全力推進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產業化進程。衡陽市領導班子將以強烈的責任感科學發展改革創新,以強烈的責任感改善民生促進和諧,以強烈的責任感真抓實干成就事業,與全市人民一起努力把衡陽建設成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先進制造業基地、具有鮮明特色的湘南重鎮、衡陽人民引以自豪的現代宜居城市”。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衡陽涌現出無數志士,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像中國同盟會的唯一女性、“一代女魂”唐群英;為新中國戎馬一生的羅榮桓元帥;毛澤東第一位愛將、井岡山朱毛紅軍三驍將之一----伍中豪;“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中國革命先驅——夏明翰烈士;朱總司令夫人伍若蘭;伴衡山青松長眠的毛澤東的堂妹毛澤建等。1944年,有“東方莫斯科保衛戰”之稱的衡陽保衛戰浴血奮戰47天,為中國歷時最長、最為慘烈的城市爭奪戰。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挺進中南地區首次重大戰役——衡寶戰役。在湖南,衡陽人的聰慧、實在、執著和韌勁有目共睹,衡陽軍人的剛直、勇猛、睿智也是為后人所推崇,曾國藩、彭玉麟、左中棠創建湘軍于衡陽,因而為中國湘軍發祥地,國際系統遺傳學概念創立者曾邦哲1986年在衡陽山脈撰寫成《結構論 -泛進化論》闡述了現代系統生物科學與工程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