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附一開展湖南省首例“神經導航+電生理監測”顱腦腫瘤切除術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席海鵬 記者程聰報道 36歲的趙女士平素身體健康,突然出現全身抽搐癥狀,送醫院發現原來是顱內長了個腫瘤。5月10日,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屈洪濤教授團隊為患者行復合手術室模式下輔以“神經導航+電生理監測”切除功能區顱腦腫瘤術。
術前磁共振提示顱內占位
南華附一神經外科屈洪濤教授團隊手術中
術中,電生理監測的運用為避免患者神經功能損傷提供了客觀指標,確保了手術的平穩、安全、順利開展,提高了手術效果。術后,患者已能夠流利言語,四肢活動恢復正常。
CT復查結果
據了解,神外復合手術具多方面優勢,為患者帶來了福音。手術的有效實施,既能避免患者在不同手術室轉運帶來的可能風險,增加醫療安全性,又能借助影像指導和介入技術,處理復雜性病變,擴大手術適應癥。神經外科復合手術可以在實時影像的引導下,進行各種高難度“一站式”微創精準手術,充分做到以患者為中心的多學科聯合,將不同科室的治療優點有機結合起來,具有多學科聯合、資源優勢配置、擴大手術范圍、提高手術成功和安全性、最大化利益廣大患者等多方面優點。神經導航系統為神經外科醫生打開“天眼”,把病人術前的影像學資料與術中的具體位置通過高性能計算機進行緊密連接,準確地顯示病人顱內病灶的三維空間位置及其鄰近重要神經血管結構,不僅有助于準確地設計手術方案,而且可實時、客觀地指導手術操作,科學、有效地判斷病灶切除的程度。
南華附一神經外科借助“復合手術室+多模態神經導航+電生理監測指引”的技術手段,大力提升了膠質瘤的手術全切除率,同時保護運動區、皮質語言區和視覺區神經功能,為患者爭取了寶貴的生存機會,保障了健康質量。醫院在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突破既往“手術禁區”,使更多患者得到手術機會,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為人民生命健康帶來福音,極大減少了患者跨省、跨區域的就醫需求,為進一步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增添了強而有力的醫療技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