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林春丨碎夢慢養(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五章
清桂走了一腳很好的夫人外交棋,秋風投資的八千萬緩解了工程的資金壓力,也緩解了他們之間的恩恩怨怨。春娥也主動將自己的一千多萬投到公司。公司起死回生。
新沙方面急需救火,清桂不得不單刀赴會。他把各位建筑商請來,辦了幾桌,誰也不知道他葫蘆里賣的什么藥。酒足飯飽,清桂已酩酊大醉,他說:市場低迷,各位老板都耍了很久,一定耍得很無聊,我給大家找點事做,從這個月起,各個工地全部開工!
開工?房子積壓,市場低迷,你還敢叫我們開工?
我們就要在別人下馬時,我們上馬,搶抓時間,搞他幾十棟出來。清桂說。
你是不是玩瘋了?建房不是堆積木,你得慎重決策!
我絕對是慎重的。熊市已拖了幾年,牛市還會遠嗎?中國經濟的全面提速,預示著房地產市場的春天就要來臨。你們只管大膽地干,原材料也可以大批量的搶貨。
你敢擔這個風險?
不敢擔風險,不敢大膽決策,算什么企業家?清桂習慣性地拍著胸脯。
你的資金從哪里來?
那當然從各位老板的金庫里來。清桂笑著說:你們想想,錢放著不用,能生錢嗎?不能!但你們這個時候買鋼材、水泥,上項目,價格便宜將近一半,這不等于你們賺了百分之五十,不是讓你們的錢去生錢嗎?
你真會打算盤,抓著別人的腦袋去搖,自己卻一毛不拔!
我采用的是孔明借箭,但受益的是你們。至于工程預付款,我先付一部分。丑話說在前,你們中間誰不愿意干的可以走人,別占著茅坑不拉屎。清桂說。
干就干!白紙黑字,我們還怕你不成!一個個把杯子碰得嗑嗑響。
清桂話說得響,酒也喝得猛。他灌醉了,被人送進醫院搶救。大家急得要死,他仍在胡說八道:干!誰不干是龜孫子,干!
郭林春詩書法《公仆言志》
離開新沙一些日子了,清桂走進公司,只見員工打的打牌,玩的玩游戲,韓月芝和幾個姐妹上街去了,還找不到人。清點人數時,居然少了一半。他派人找回韓月芝,黑著臉說:是不是不想干了?
韓月芝不僅不認錯,反而說氣話:我早就不想干了,今天就走行嗎?
你走,現在就走!
韓月芝頭也不回,就往門外沖。幾個姐妹追上去,一把拖住她:你不能走,你走了,我們怎么辦?
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說:你是老總的心肝寶貝,老總的紅人,怎么能喊走就走?
你們別胡說八道,我是什么心肝寶貝,人家的心肝寶貝是白靈,我算哪路人,只是他的走狗、出氣筒而已!韓月芝生氣地說。
這么多年,老總批評過你嗎,在你面前連大聲說話都沒有?,F在市場不景氣,老總心里著急,回到公司找不到人,他能不生氣?
你們以為沒挨罵,沒聽到大聲訓斥,就不受氣?
大家都知道韓月芝心里窩著火,她是在生白靈的氣。
清桂向韓月芝走過來,她卻哭著跑走了。
女人一哭,清桂的心就軟了。他已摸透了這個女人的脾氣,覺得自己的話說得太重,對不起她。
清桂派人照顧韓月芝,自己也放下架子去看她,韓月芝仍對他不理不睬。
清桂站了一會兒,知道韓月芝還在氣頭上,轉身走了。他一邊走一邊想,韓月芝在公司算是有功之臣,是自己的貼身小棉襖,但對這種心地高遠,不容易滿足的女人,絕不能太遷就。女人的脾氣是斗出來的,鄉下的蠻子男人,對女人的教育就是打罵,鄉下的女人仍然擺脫不了男人的棍棒和拳腳。其實,蠻子男人是愚蠢的,越打女人就越不聽你的,打是馴服不了女人的。
清桂覺得對韓月芝應該冷處理,留點時間和空間讓她自己去想,想通了也就沒事了。
清桂叫一幫子人查賬、查銷售記錄,找人談話,就是不找韓月芝。韓月芝心里窩火,她想離開公司,自己去闖天下,可往哪里走呢?
清桂把村里的會計石頭從鄉下調到城里來,大家不知道他玩什么把戲。
清桂找石頭談話,他說:石頭,你還是單身一人,想不想女人?
石頭說:老總,我已三十好幾了,能不想女人嗎?
給你找一個城里女人,好嗎?清桂笑著說。
老總,你別取笑我,農村女人都找不到,哪敢想城里女人?
郭林春水彩畫《眺望》
你說你想不想城里女人?
想,城里女人又嫩又嬌,誰不想?可我沒有經濟實力,爹媽生病住院治病,加上給二老辦后事,欠了一屁股的債,哪有資格去想女人,更別說城里女人了!
石頭,娶女人要有經濟實力,更要有追女人的底氣、勇氣和本事,要靠你死皮賴臉去追、去纏,方能贏得女人的心。
石頭笑著點頭,像雞啄米一樣,他說:就像大叔追白靈阿姨那樣,對不?
你這小子,老子教你追女人的方法,你倒笑話老子,看老子怎么收拾你!我交給你三個任務。第一個任務,你去買兩身像樣的衣服。
清桂叫來兩個女孩,要她們帶石頭上街買衣服。
石頭穿上新衣,然后去理了頭發,恭恭敬敬站在清桂面前。
喲,真是人憑衣裳馬憑鞍,石頭打扮出來還是個帥哥呢!不過,你還得有點男人的底氣和氣質。清桂笑著說。
怎樣做才能有底氣和氣質?石頭急著問。
當一個小鳥依人的城里女人出現在你面前,你該怎樣做,才能留給她很好的第一印象?清桂問。
我抬頭挺胸,主動迎上去,說一聲,您好,認識您很高興,然后給她倒杯開水。石頭紅著臉說。
清桂笑著說:不錯,這就是底氣和禮貌。如果你畏首畏尾,膽怯得看都不敢正面去看,你追得到城里的漂亮女人嗎?
追城里女人只需要這點本事就行了?
當然不只是這一點啦!還得有氣質、有修養,要大氣。
石頭傻笑著,摸著頭問:那氣質、修養和大氣,你能教我兩招嗎?
這些嘛,不是舞棍耍拳,兩招哪能教會?清桂笑著說:碎夢慢養,知識、修養、氣質的修煉是一輩子的事,既要從書本上學,也靠生活中慢養。
謝謝您的教誨,您是我的再生父母。石頭跪下給清桂叩頭。
清桂趕緊扶起石頭:男人膝下有黃金,不能動不動就下跪。男人得抬頭挺胸,要有底氣又不能太小氣。
您說的這個我也懂點,就是陪女人上街不能太小氣,得裝作大方一點,主動買單,哪怕沒幾個錢也要打腫臉充胖子,是嗎?石頭傻傻地問。
是這個理,但這中間的學問還深著呢!
您給我介紹的女人是誰,能不能現在跟她見一面,別逗我干著急。
急什么,是你的跑不掉,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清桂笑著說。
一個漂亮女孩拿著文件夾進來,石頭心跳起來,眼睛慌張地盯著人家。女孩走了,石頭扭過頭盯著女孩的背影看。
看著石頭的傻樣子,清桂哈哈笑了幾聲:看你這樣子,底氣還不夠吧!
石頭不好意思地摸摸頭問:大叔,你給我的第二個任務是什么?
你站起來走幾步,讓我看看是否勝任第二個任務。
石頭站起來 ,昂首、挺胸、邁著大步,立正站在清桂面前,模仿軍人行了個禮:報告首長,石頭向您報告,請下達任務!
清桂端詳著石,笑著說:還行,我現在任命你擔任苦竹集團新沙分公司副總經理,好好干吧!
保證完成任務,請首長放心!石頭又來個立正。
好,坐下!石頭不敢坐,他說,我不敢與老總平起平坐,還是站著好。
清桂笑著說:當了副總就要有副總的派頭。
您說的是真的,不是拿我耍寶?
當然是真的,我要你來新沙,就是讓你協助老總把新沙公司的工作管好、干好,懂嗎?追女人是你的另一個任務。
那就是我的第三個任務,對嗎?
你小子還算機靈。
聽老總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跟老總在一起,讓我變得靈氣了。
你這小子也學會吹牛拍馬了,行!清桂說:在工作中多用心、用腦,別因為追女人而喪志,知道嗎?給你安排住在韓月芝樓下,好好收拾一下,別弄得像個狗窩。
郭林春水墨畫《醉在山水間》
韓月芝?她在這里?
聽說你給她寫過信?
石頭點了點頭。
你還想追她?
石頭說:我做夢都想她。
看不出你還是個鬮牯!走,現在就帶你去見韓月芝。
清桂領著石頭站在韓月芝面前,韓月芝以為自己看花了眼。一個冷落了好多天、很傲、很牛的男人,像幽靈一樣出現在眼前。
清桂說:對不起,這些日子很忙,沒過來看你,更沒時間管你。我現在請來一個人,讓他協助你一起管理公司,還想讓他來照顧你。
石頭臉紅了,走近韓月芝,靦腆地說:您好,我叫石頭,很高興與你在一起。
韓月芝笑起來:看你這么一本正經的,我們又不是初次相識。
清桂笑起來:別怪,他還是第一次相親。
相親?跟誰相親?韓月芝疑惑地問。
我把石頭從苦竹坳調來,任命他為副總經理,分管財務,你當總經理,你看行嗎?
你怎么出奇不意走了這么一腳棋?韓月芝盯著打扮得像新郎官一樣的石頭,感覺他不像鄉下那個石頭,竟然也是一個高高大大、英俊瀟灑的男人。
清桂說:石頭現在還單身一人,他說做夢都在想你、追你,我想做這個紅娘,不知道這個皮短褲我能否穿?送皮短褲和豬頭,是湘南農村的謝媒禮物。
石頭盯著韓月芝,傻傻地說:我真的想你,想你好多年了。
老總,你就這樣把我賣了?韓月芝紅著臉說。
不是賣你,而是嫁女,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清桂笑嘻嘻地說:你這么好的姑娘,我不能讓你隨便嫁一個人。
三個人都笑了。石頭走近韓月芝,大膽又不失風度地說:有老總給我壯膽,給我們當紅娘,我可以大膽地追你了,行嗎?
韓月芝看了看清桂,又看了看石頭,沒有說話,卻往石頭身邊走過去。
清桂突然有種空蕩蕩的感覺,像一塊石頭落了地,又像石頭撞了一下心頭,是得意還是失意,他說不出滋味。
經過周密又痛苦的決策,清桂對新沙公司管理層進行了調整。他在管理人員大會上說:為了讓公司做大做強,做出名牌,做出人氣,經與集團公司領導層商議,決定作出如下三項改革,一是改革運作機制,我辭去新沙公司的總經理,由韓月芝同志接任總經理,石頭同志任副總經理,分管財務和內務,同時對公司進行整頓,裁減公司職員,充實一線力量,并決定引進香港物業管理和銷售人員隊伍,實行有獎銷售;二是改革分配機制,將名為我個人的公司改為出資人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錢的可以出錢,有技術的可以按技術入股分紅,公司員工按貢獻大小、業績多少持股,讓每個人的潛力都能得到充分挖掘出來,讓每個人的能量都能最大的釋放出來;三是創造品牌機制,公司要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人人都是公司的形象大使。要樹立品牌意識,人人都要為創立品牌動腦筋,想辦法,出力氣,要換思想,換腦子,否則就換人!
清桂的講話贏得了長時間的掌聲,人人心里有動力,也有壓力,更多的人在盯著韓月芝和石頭,等待他們唱響這出戲。
從不見新聞記者的清桂,和他們在一起吃吃喝喝,唱歌跳舞,一起玩牌,一起喝茶。
從不把錢花在新聞報刊上的清桂,一次簽下了百萬元的廣告合同,做起了企業形象廣告。清桂和他的公司上了大報、小報、電視。
清桂一夜走紅,讓人為這個一字不識的農民和他的女人乍舌,也為他的業績乍舌。新沙公司的樓盤也因銷售策略的調整和一群帥哥靚妹的到來,銷售和人氣天天見漲。一些不買房的,也坐著公司的林肯看房車,在山水洲城之間閑逛,游樂……




精神的守望者
——淺析郭林春詩歌中的人文關懷
賈麗萍
關鍵詞:自然;鄉土;城市文明;精神家園;人文關懷
《尚書·堯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詩歌是一種具有強烈感人魅力的文學藝術作品,是作者情感的真實表述,是對作者良知的拷問和靈魂的正視,也是作者思想傾向與真實描寫、個體認識性與社會價值性的完美統一。
郭林春作為一位在農村成長,后又進入城市生活的詩人,他用心靈去抒寫了一個特定時代的鄉土與城市文化。他用自然樸實的風格,描繪出鄉土最樸實的本真,誠摯而不事雕琢,善良而平和。平靜而無繁雜的喧囂,美麗而沒有驚天動地的平淡,這就是人類精神家園中古老的幸福。
品讀郭林春的詩集《在半空中蕩秋千》,你會發現,現實主義的人文關懷猶如一條綿綿永續的碧溪,流貫于他的所有詩行之間。他以自己超乎常人的敏銳,以自己悲天憫人的情懷,用自己詩的追尋來承擔和蘊含整個人類的終極關懷,并且在這個精神荒蕪的時代將自己的沉思與眷顧注入到每一個個體生命之中,去洞見生存的意義和尺度。郭林春詩歌的人文關懷是他用詩歌的方式來尋求和記錄平淡生活中的美,守望自然、鄉村的美好和記錄城市的污濁與壓抑,用詩歌去回憶鄉土最樸實本真的山水美、人情美,以此喚醒城市中那些被金錢、地位、身份所異化的人們,改變城市中逐漸物質化、欲望化的精神追求,拯救逐漸扭曲、異化、荒蕪的精神家園,追求與回歸自然,守住精神家園的那份純真、那份質樸。
一、關注自然,守望鄉土
郭林春出生在湖南常寧縣洋泉的石牛灣村,那兒山清水秀,有著濃郁的山鄉風情。這樣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經歷,使他和大自然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對山鄉農民的命運有著深切感受。郭林春詩集中收錄了很多描寫自然、鄉村的詩歌,他用自然主義與現實主義的敘述、融匯浪漫主義的抒情的創作方法,使得詩句在字里行間滲透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浪漫情懷,指手可觸的景象、凸現的審美趨向、純樸的繽彩意境,都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和樸實自然之美。讀這些詩歌,感覺有一種溯水而歌、沐月行吟的逸致閑情,有一種向往田園,回歸故土的返樸歸真。在這里,似乎能用諦聽到穿越千山萬水傳遞過來的故鄉的聲音,勾起內心深處關于故土和家園的回想,其間的人文情懷似乎讓我們回到了渴慕已久的精神家園。我們從中也可以解讀出一種難得的平民意識的文化關照,一種現實主義的人文關懷精神。
郭林春的詩,意象都顯得純樸清新。有描寫對自然季節的熱愛的《冬季的約定》、《相遇春天》、《愛的季節》等,也有對西北風、冰花、雨、高山、銀杏、落葉、大樹等自然景物的描繪的《西北風》《八月冰花》《聽雨》《喊山》《晚秋的銀杏》《落葉》《千年一棵樹》。不管是寫自然季節還是寫自然景物,每一篇除了直接描寫事物的特征外,無不包含了詩人對純真自然的贊美,也滲透著詩人深深的人文關懷。“穿過那條曲折的小道/你就可以與春天相遇/找到生機,找到一個詩意的居住”(《相遇春天》)[1]用一種清新的語言,用“花海”“柳絮”這些春天的景物讓讀者徜徉在春天童話中,看到春天的希望,看到生活的美。雖然在冬季那“沒有河流”、“干澀的土地上”,日子是“緩緩地爬行”,但我們有《冬季的約定》,有著“青春的激情與夢想”,“麓峰”也“不再是人生的終點”。這是詩人對那些在校園里成長的孩子們的期望,對那些大山里孩子們成長的關注,對他們的關懷?!逗吧健穾е戏教赜械纳洁l文化,寫出了清晨霧氣中山的羞澀,也寫出山里人的豪情,喊山“喊出了山里漢子的豪情/喊出一幀山村的風景/那山,那霧/那人,那景……/塑成一幅山與人的雕像/喊出一個個嶄新世界的黎明”?!肚暌豢脴洹访骼飳懬旯艠淦沸耘c人生、輝煌與奉獻,實際寫的是千年來人類的品性和人生的塑造、對人類輝煌歷史和無私貢獻精神的贊美,“樹”就是“人”。西北風“肆虐著,大西北/黃沙,張開血盆大嘴/咀嚼綠色的草地”,《西北風》對大西北的“肆虐”,讓作者深深的揪心,風越強,人遭受的災難越大,一種對西北人的關懷情愫在詩人心里流淌,在詩行間穿梭。
詩人自己也說過,他喜歡大自然,一生鐘愛鄉村的山與水,鐘情于大自然近距離對話,即使后來進城工作,不能天天跟大自然近距離接觸,但只要一踏進那雞鳴狗叫的田舍,心中所有的煩惱與不快就會煙消云散。詩人喜歡大自然,自然不僅給了他詩意的語言,也給了他創作的感性和靈動的思緒。[2]
他鐘愛自然,更鐘愛故鄉那片田舍,那個鄉村,即使身在城市,也時刻回望那片鄉土,關注那片土地上的人。郭林春的鄉土詩,清純、深情而富有愛心及人文關懷,抒發著一種鄉土情深的眷眷之情,吟唱出一首首悠揚的田園情歌。對腳下的那片土地,對土地上的莊稼,對在莊稼地里躬耕的父老鄉親,詩人總是一往情深,一詠三嘆,令人傷懷?!独衔荨贰队衩琢帧贰妒赝麣q月》《遠方,有我的母親》哪一首不是散發著泥土和芬芳,傾注著詩人對那片鄉土的鐘情、對那篇土地的關注,對那土地上生活的人的生存的關注。每當讀到詩歌中出現的“老屋”、“麥苗”、“水田”、“稻田”、“土地”、“牛犢”、“母親”、“爺爺”和“奶奶”這些詞匯,也都能讓我想起故鄉,想起故鄉的田野,想起田野里莊稼發出的聲音和泥土深處的細語,感受到鄉野彌漫著稻香的風和自由的清新的空氣,感受到一個有別于城市喧囂的全新的世界?!独衔荨?ldquo;面孔斑駁/和風雨一起/從白花花的胡須里/漸漸拉長拉黑/拉出煙管里/一段最古老的故事/一段久違的鄉情”,詩人對故鄉的思念是就那“斑駁”的老屋,這思念寄托在爺爺“煙管”,陪著童年“窗前那盆野菊花”“睡了又醒”“開了又謝”。“老屋”把“夢一個一個養大/送出山外/駝背彎腰/獨自守住大山/守住一份/不曾承諾的歲月”。“老屋”實際上寫的就是鄉村那樸實的老農民,他將希望將孩子們送出大山,只獨自留守那精神的家園。詩人的感情透著隱隱的憂郁,對生命的關注和關愛也是明顯的、深刻的,詩人對鄉土上的人的關注不僅僅是孩子,還包括在那山村土地上勞動和生活的人們,他們的痛苦比微風輕,他們的幸福簡單而單純。這些生活在鄉土上的人,享受到的是一種有差距的幸福。詩人歌唱這些幸福,正是對現實社會靈魂物質化、人性金錢化的諷刺。詩歌雖然寫的是這些落后人民,關懷他們生存、生命,骨子卻透出對世俗人情的人文關懷與關注。詩人對故鄉山村農民的解讀和理解,有著獨到的體驗,也只有深入泥土,才能讀懂他們。
但最能體現詩人對鄉土的思念,對鄉土的記憶,對鄉土的那份深情的還是《守望歲月》?!妒赝麣q月》守望的是鄉土,是家園,是過去的那份記憶,那份滄桑歲月。它通過記憶里爺爺的“煙管”和“大衣”、奶奶的“紡車”和“花棉襖”、“發黃”的老屋、“抽穗”的麥苗、“青蛙騷動”的水田和幾個鄉土場景的描繪,構筑了一種令人惆悵的意象——土地的古老,歲月的漫長,希望的渺茫,信念的執著。在那片鄉土上,盡管生活是艱苦的,但精神卻是樂觀的。“老屋一如昨日發黃的書頁/輕輕翻讀/久違了的親切/攜著米酒/猛然間醉了/窗外探身而看的那片竹葉”樸實的詩意的話語,讓我們深深感受到詩人對鄉土的深情,一湖如月光漫溢的鄉愁潮濕了讀者的心房。“樹/在尋到根的地方/安身立命/鳥/在找到窩的地方/春種秋收/腳/在輕輕地靠近/心/在咚咚地跳動”,詩人在外,就像沒有根的浮萍,在水上飄搖,因為詩人的根在鄉土,在那片生他養他的山村里。詩中對人情、世事的本質化理解,帶著濃郁的鄉土味,又有深切的人文關懷。在時間流失的歲月中我們永遠沒有自己的故鄉,郭林春在這里追問的,就是在時間的長河中人的生存之根及生存意義何在的問題。“黑狗守候在村前/默默地/守望著離家出走的牛犢/什么時候/才能從遠方歸來/沒有他/稻田的詩行/一片蒼白”,故鄉等待著外出游子的歸來,外出的游子又何嘗不是心牽著那片鄉土呢,“想起麥苗抽穗的聲音/就想起那個春夜/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青蛙爬在水田里騷亂地抽動/你的呼吸/如同那晚從山溝里吹來的風/時緩時急”。這樣雅致的鄉土敘事源于詩人對鄉村生活氣息的獨特體悟,濃郁的鄉土氣息,清閑靈動,來自田園而又穿越稻田的詩行,其思想的麥芒直刺靈魂深處,有一種活潑的喜悅,又有一種淡淡的憂傷。詩人在鄉土之外,與裊裊炊煙默默守望,守望著那段記憶,守望著那片精神的家園。
“一日又一日/一年復一年/守望歲月/守望家園/守望滄桑”?!妒赝麣q月》,仿佛是無限期延長的禁錮與絕望,對過去的記憶,尤其是歷史的記憶的追望和憂傷,占了詩人意識大部分的涌動。著名的詩歌評論家、詩人葉維廉曾說:“詩人……在時間的激流中抓住一些記憶的斷片來持護他在離散文化空間中的憂懼。記憶是一種相生相克的東西,它既是一種囚禁,對流離在外的人是一種精神的壓力,嚴重的時候,可以使人彷徨、迷失到精神錯亂,但記憶也是一種維護生存意義的力量,發揮到極致時,還可以成為一種解放。”[3]詩人用記憶重新拼合為一個完整的詩的世界來抗拒精神家園的荒蕪,歷史的流失。他用自己對鄉土的記憶,守望住心底那片淳樸美好的精神家園,給予自己生存的意義。用記憶的抒寫來挽回歷史文化的流失,精神家園的荒蕪。
在中國傳統的藝術中,“鄉土”始終作為一個底蘊豐厚的概念存在著。戀鄉、思鄉、尋鄉、歸鄉等,是深層的心靈指向,也是藝術活動中經久不衰的命題,包括鄉愿、鄉怨、鄉愁在內,都表明人們與自己的鄉土既生息所依,又靈性所系,是根性的存在,也可以稱之為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情結”。郭林春的鄉土詩歌在戀鄉、思鄉、尋鄉中,別有洞天,獨具魅力。對故鄉美的贊嘆,不是抽象、空洞的歌詠,而是捕捉、描寫許多富有山野情趣的生活細節,用記憶的敘述,通過活靈活現的生活原態,來展現故鄉的山水美、人情美,讓這種美變得可感可知,可親可近。
郭林春不是山水詩人,也不是失意的政治家。他詩歌中熱愛的自然景色是景色中的靈魂,是風景中大自然生命的呼吸,他把它作為一個人類的秘密一樣去愛。自然在他的筆下呈現出與眾不同的氣息。而那個山村、那片鄉土是他的血肉和生命,是他的精神家園。他用自己的詩歌關注著純真的自然、守望著那片精神的家園。
二、對城市文明的批判
郭林春生長于鄉村,在長大后因工作而生活在繁華的城市中,城市成了他的第二個家園。在這種人工造就的空間中,郭林春既感受到了人類力量的雄奇偉大和“物質烏托邦”所帶來對于“現代生活”夢想和與傳統截然不同的美感體驗,也感受到了現代性所具有的那些負面的因素以及人性深處的罪惡與卑瑣。他內心深處那難以割舍的鄉土情懷開始逐漸擴大,他的靈魂徘徊在城市與鄉土之間,飄蕩著,迷茫著,尋覓著,總在不自覺中將鄉土的自由淳樸和城市的壓抑污濁作對比,看到了城市人那種物質化、欲望化的精神追求,對城市人心中逐漸扭曲、荒蕪的精神家園進行了反思。城市精神家園的荒蕪給了郭林春無限的寂寞和孤獨,這種孤獨痛苦成就了他作為詩人的存在。因此“對城市文明的批判”成了他詩歌的另一個主題。
對于一個在鄉村出生成長的城市人,城市的壓抑和冰冷,讓詩人更加懷念那片鄉土,鄉土成了詩人一個難以割舍的遙遠的夢。鄉村的柔軟與靈動,凸顯了城市的堅硬;鄉土的山水田園、花草樹木、淳樸的鄉人,讓城市里鋼筋水泥構筑的方塊空間和人情世態顯得更加的壓抑和冰冷。葉維廉在其《中國詩學》中提到:“隨著現代性的追尋而起的現代城市,不但把‘自然’變成‘一座大病院’,而且把春天變成一個‘邏輯病者的春天’,都是把自然邊緣化,而且把作為自然體的人異化。”[4]郭林春通過自己的詩歌,記錄城市的壓抑與冰冷,記錄城市人精神的空洞,以此批判這個扭曲、異化的精神世界。在他這部詩集中收錄了他關于城市文明的許多詩歌,比如《十九層樓上的心跳》、《午夜的電梯》、《城市的那張水泥床》、《霓虹燈下酒吧女》、《廣場》、《電棍之歌》、《站臺》、《虛癥》(組詩)等,還有其關于城市與鄉村的對比思考詩作如《無序的思緒》、《親人夢》、《三月》等。郭林春是一個以充分現代的哲學和詩學意識為思想支撐的詩人,他對生命和人類充滿著人文關懷,在他的詩中,經常關注著對現代城市中生命現象的壓抑的深切憂患和對第三自然的追求。
《十九層樓上的心跳》這首詩,郭林春用詩人的情緒,詩人的感覺,詩人的良知與詩人的思考去面對與感悟城市。于是城市成了積木,“美妙的外衣背后,吞吐著黑油油的煤渣與廢氣”;人成了螞蟻,“匆匆或是踽踽爬行”,“渺小”、“恐懼”,“如此脆弱”;車成了比目魚和黑狗熊,“車來了,一群比目魚/車去了,一群黑狗熊/車來車往,比目魚與黑狗熊的談話無始無終”。在《城市的那張水泥床》中,詩人也發出質問“你的歸宿在哪”?“你得到歸宿是那張/白天躺過污臟的碗筷/和半老半嫩的紅磚的水泥床”。他對城市生活的解讀,對城市文明的批判,似乎是以往詩歌所未見。他用詩歌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人與城市和詩與城市的命題。城市空氣的污濁,連上帝都情愿“踩在云朵上吟詩”也不愿“坐在豪華的咖啡廳里彈琴”;“無數雙眼睛在城市上空閃爍,晶瑩或是暗淡得充滿憂傷”;“攪拌機沉重的呼嚕,崩潰你放飛雄鷹的路線”;“懸空的塵灰,把你的本來面目還原給山溝”;“水泥床支撐的空間,彌漫了鐵銹的侵蝕”,這些是詩人對城市中人類生存環境的披露。城市中的人類顯得那么“渺小”、“恐懼”與“脆弱”,而在這十九層樓上的也沒有“架往天堂的梯子”,只有“伸向虛無的巨手”“在你胸口,張牙舞爪”。詩人在這些詩中寄托了對人類生命的思考和生存的擔憂,這樣一個完全物質化的世界,精神的家園已經逐漸荒蕪。這是對城市文明的批判,也同時表達了詩人一種深切的憂患意識和人文關懷。
《霓虹燈下酒吧女》和組詩《虛癥》更是將詩人對城市底層平民的關懷和對欲望化、異化的城市人的性格和精神的批判描寫的淋漓盡致。
郭林春詩歌所具有的社會意義,是對小人物生命狀態的呈現,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切實關注。霓虹燈下的酒吧女“玉荷一樣,亭亭玉立”,為了生活卻要無視“城市”這條“色狼”,盡職的說著“先生,請進”、“先生,走好”,“笑得滿臉疲倦有氣無力”,秋波盈盈的體態,也被時間“雕刻成一尊冰冷的塑像”,年復一年的重復著這種“麻木”和“感傷”,直到青春逝去。離開時,才發覺“這個城市從來沒容納你這個人,接受的只是那具沒有血肉的模特”。這就是打工者的命運,這就是他們的生存空間,他們卑微的生命流連于城市中,貧窮讓他們的尊嚴受到踐踏,哪里是他們的家園,哪里能給他們溫飽,然后是人的哪怕一點點的自尊。這首詩寫出了打工的酒吧女生活的艱辛和無趣,他們沒有一個精神的追求目標,精神完全是一個空洞,只是一具只剩肉體的軀殼。她們甚至從來沒有被生活接納過,這是底層人民生活的困苦和精神的匱乏。詩人對底層人民人生和精神的關注,讓我們看到了他身上所折射出的“人間大愛”,一種人文關懷精神。
而組詩《虛證》,則呈現出另一種審美指向。錯位、反諷、調侃、變形等表現手法的運用,使其具有了后現代詩歌的某些特征,寫出了城市文明下人們性格和精神的欲望化和異化。詩人一改以外的清新風格,用詼諧幽默的語言為我們構筑了一個欲望化和異化的精神世界。如:“在可口可樂的泡沫里舞蹈/刺激已對生活構不成威脅的時候/我們去冒險/然后死亡”(《在泡沫里舞蹈》);“談話/老P打出一個強有力的手勢/說——/發泄/我年輕的時候騎著魚兒去了西藏”(《沖動》);“在我們決定一個晚上寫50首詩的時候/攀比的欲望已紡織一個只能承載一人的天梯/我拉著一個光頭的手向上爬”(《攀比的欲望》)“香煙的叫喊/沒有聲音/意識沿著顱骨的弧度/愉快地滑行”(《香煙的叫喊》);“B城海邊/與你相遇是一種精神的暗合/海灘上你的大腿好像哥特式圓柱一樣華貴”(《兇年》)。這些是詩人對城市中其他人生活和思想的一個刻畫,思想和性格的扭曲、異化,讓我們著實看到精神家園的荒蕪,人們的思想里只剩下“攀比”、“作樂”、“墮胎”、“冒險”,沒有了那份純真和質樸。這也更讓詩人懷念自然、鄉土和鄉土人的那份純真。同時這種黑色幽默,隨意和傲慢,嚎叫與摩擦,也有別于他詩集中其他詩歌的寫作和意趣風格,體現出郭林春詩歌意趣追求的多樣性。
詩人通過詩歌來記敘城市人性格和精神的隨意和傲慢、嚎叫與摩擦。這種精神狀態,使得他們永遠處在一種無根的虛空之中,并隨時被生活的假象迷惑,還盡力在一種一無所有的狀態中把自己包裝得似乎充實且富足,實現著自欺欺人?!段缫沟碾娞荨罚?ldquo;邁進電梯/恐懼牽著死亡之手/揚鞭,驅趕一群無辜的羊羔走向屠宰場/……時間凝固了流浪者的呼吸/……負1層的門開了/兩把猩紅的椅子空蕩地站著/墳墓與棺材的氣息/涼了城市的心跳/進來吧/午夜的電梯在黑暗中狂笑”,幾行短詩,集中了郭林春對現實生活那種無根狀態的深刻焦慮、困惑與思考,對城市中荒蕪的精神家園的恐懼。這一思考就像專為我們的生活敲響的警鐘,提醒著我們,如若繼續這種無根的精神狀態中,流浪和最終的一無所有將會成為現代人的命運;而那被物質、欲望填滿的精神世界和那逐漸異化、扭曲的精神家園,將引導著人類最終走向地獄,走向死亡。
《無序的思緒》、《三月》、《親人夢》、《沒有思緒的睡眠》等都是詩人在這種鋼筋水泥的城市中感到壓抑,“心冷了”“心硬了”,于是想起過去。想起過去的村莊,想起“村莊前頭的那棵老槐樹,想起了那棵老槐樹上的鳥窩”,時光讓詩人看清了那條“從村莊往城市深處縱橫的路”,沒有路標,也沒有盡頭。城市的“岔道與環形”交織的夢,是“唇膏的顏色”、“乳房的躁動”。詩人立于城市這端,尋找“村莊的方向”,“見不到炊煙升起”、“喝不到大地豐盈的奶汁”,“吊掛七樓”,一年又一年,最后被風干成“一張城市的交通圖”。詩人只能“像一只鳥/盤旋著/把天空當作自己孤獨的家園/一聲一聲/更迭季節炫目耀眼的色彩”。城市中精神的失落,讓詩人深深懷念那片鄉土,夢中見到“騎在爺爺的雙肩上”,神氣地甩著牛鞭,夢醒時,卻不見那“天上的月與星”,只有城市里“陌生的燈火”,“正在打瞌睡”,淚花間落在心海的漂泊之舟。在這時,詩人才發現只有那片鄉土才是精神的家園。顯而易見,回歸自然和鄉土是詩人的理想,也是人類不斷追求的精神的終極意義。而我們卻被反鎖在走不出去的鋼筋水泥構筑的方塊空間中,物質文明的高度繁榮,蒙蔽了我們對自然生命的眼光,導致了城市文明的虛偽和墮落。
郭林春的創作中潛在著鄉土精神與城市理念的對沖,城市的喧囂與鄉村的寧靜,城市的消費欲求與鄉村的恬淡自適,城市的隔膜與鄉村的親情……種種反差形成精神游移的空間。城市精神的荒蕪,使他的詩歌成為此間尋找精神去向的產物,或是生發于其中的內心獨白,滲透著對現在城市文明的批判,而那片鄉土在他的精神世界中成為根性的的永存。
結語
葉維廉在研究當代詩歌創作特點時,曾講道:“對于當代中國詩人而言,詩應該是現象的波動的撲捉,而非現象的解剖。”[5]郭林春對自然的描繪、對鄉土的記憶書寫,不是刻意去造境,而是去除心機后,讓事物從其表面看似零亂互不相關的存在中解放出來,通過一種觀察性、敘述性的自然主義與現實主義結合的創作方法,把握事物現象的時代脈搏,寫出自然與鄉土最純真、最自然的美。在郭林春筆下,平淡的自然與生活,普普通通的人或事,都流淌出詩意的美。有時,他的文字很干凈,直著來又直著去,一枝一枝的,只有枝叉,沒有葉子;有時,他的文字又很斑斕,有聲音也有色彩,一朵一朵的,像植物的花朵,吸引著人的眼球。他的詩歌像夢囈,像獨白,像隨感。有時候他的文字極其雅致、精美;有時候他的文字又極其粗糙,甚至笨拙,讓人感受到一種原生態的東西。這樣的文字,像流水,那樣的明凈;像清風,那樣的淡雅;像泥土,那樣的質樸;像民謠,那樣的雋永。
同是生活在湖南這片土地上,郭林春和沈從文一樣,一樣是從鄉村走入城市的“城市里的鄉下人”。[6]遠離了自己熟悉的鄉土文化,城市文明的物質欲望、虛偽、冷漠、墮落、壓抑和人性的扭曲、丑陋,讓詩人的郭林春感受到了精神的孤獨,這雙重的悲哀,使得詩人成了一個精神的流浪者。對城市中小人物命運的關懷,對城市人生處境和精神家園的失望,引發了他對故鄉人事的回憶,并發現那片與城市世界恰成對立的故土正在開放著許許多多誘人的精神花朵。所以,對城市文明的批判,回歸自然、守望鄉土的精神家園成了詩人創作的最偉大意義。
郭林春用他純粹的愛心耐心地謙卑地凝聽這個世間平凡的人、物和事件,在它們的聲音和靜寂里顯現它們被大千世界所忽略的命運。像道家齊物論的物物相惠,互印,互指,無物不美,無物不莊嚴。詩人用最大的同情去感知自然本身的律動,去關注城市中小人物的命運,于自然和命運的關注中展現了其內心深處最深的人文關懷。詩人用最真的感情去守望故鄉那份純凈的家園,從有限感知無限,守望自己生命中那唯一的精神家園。
香港著名詩人犁青曾經說過:“詩是生命。詩的細胞,詩的血液,詩的靈魂,俱在生命之中。”郭林春將這些生命的頌歌連綴在一起,便形成了這詩意的天空。在這詩意的天空上,詩集中的每篇詩歌就是天空中的一顆顆閃爍的星星。它們或明或暗,點綴著廣袤的不曾被現代文明污染的詩意的天空,這將是每一位內心深處還保持著真實思想的人的一片凈空,有了這片詩意的天空,人心才有希望,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保持以及人性的回歸才有真正的意義的停泊地。于是,我們在仰望這片詩意的天空時,其實就已經徜徉其間,沐浴著月色和星輝,成為夜空的一星閃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