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冷凍卵子并非保育法寶--人民網健康衛生頻道--人民網
自1986年世界上首名慢速冷凍卵子寶寶誕生至今,全球已有百余個經“凍卵”復蘇技術成功孕育的試管嬰兒。但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上海集愛遺傳與不育診療中心副所長、主任醫師孫曉溪教授提醒,依靠冷凍卵子保存生育機會要三思而后行。
首先,“凍卵”不是想凍就能凍。目前“凍卵”屬于輔助生殖技術范疇,我國法律有明確規定,必須是持有“三證”(結婚證、身份證、準生證)且患有不孕不育癥的夫婦才可以接受輔助生殖技術診療。輔助生殖技術對于冷凍卵子更有嚴格規定,國內尚未批準為未婚女性或者有正常生育能力的夫婦冷凍保存卵子或胚胎。出于對冷凍卵子安全性的考慮,上海市衛計委2013年出臺規定,只在下列兩種情況下考慮冷凍卵子,一是有不孕病史及助孕指征的夫婦,在取卵日丈夫取精失敗并不接受供精的特殊情況下,二是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癌癥患者,在手術和化療之前可先進行卵子冷凍。
其次,“凍卵”過程沒有想象中簡單。孫曉溪教授介紹:“取卵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首先要在女性月經期開始時進行促排卵治療,臨床中通常是給女性注射促卵泡生長激素,一個療程大約要10天至半個月,在此期間,不斷通過B超進行卵泡監測。當卵子發育成熟時,經過評估,才將卵子抽取出來進行冷凍?!?/p>
第三,“凍卵”有風險,女性取卵從促排卵到取卵要經歷多種風險。比如,促排卵藥物易使多卵泡發育導致女性卵巢過度刺激,引發腹水、胸水,嚴重者需住院治療。雖然取卵手術是一個“微創”的小手術,但是也會有出血、感染的可能性,也可能傷害卵巢功能,危害女性健康。
專家介紹,卵子冷凍技術已經日趨成熟,但與胚胎冷凍技術相比仍有差距。鑒于冷凍卵子獲得的有效胚胎率遠低于新鮮卵子,卵子冷凍后對子代的影響尚無定論,而且隨著婦女年齡的增長,冷凍卵子雖然得以保存,但試管受孕率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因此“凍卵”并不是保育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