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特產之黃花菜
鮮黃花菜中含有一種“秋水仙堿”的物質,它本身雖無毒,但經過腸胃道的吸收,在體內氧化為“二秋水仙堿”,則具有較大的毒性。所以在食用鮮品時,每次不要多吃。由于鮮黃花菜的有毒成份在高溫60度時可減弱或消失,因此食用時,應先將鮮黃花菜用開水焯過,再用清水浸泡2個小時以上,撈出用水洗凈后再進行炒食,這樣秋水仙堿就能破壞掉,食用鮮黃花菜就安全了。食用干品時,消費者最好在食用前用清水或溫水進行多次浸泡后再食用,這樣可以去掉殘留的有害物,如二氧化硫等。
營養成分:每100克干黃花菜中含蛋白質10.1克,脂肪1.6克,碳水化合物62.6克,比西紅柿和大白菜高10倍。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和所含的熱量與大米相似,維生素A的含量比胡蘿卜高1.52~2倍。此外,粗纖維、磷、鈣、鐵及礦物質的含量也很豐富,黃花菜、木耳、香菇和玉蘭片稱為干菜的“四大金剛”,對人體健康頗有益處。
功能主治:養血平肝,利尿消腫。主治頭暈,耳鳴,心悸,腰痛,吐血,衄血,大腸下血,水腫,淋病,咽痛,乳癰等。還可作為病后或產后的調補品。
食療功效:
1.有健腦抗衰功能:日本保健專家列舉的八種健腦食物中,居首位者便是黃花菜。他說:“黃花菜對預防老年人智力衰退,是一種良藥。”
2.降低動物血清膽固醇作用:是預防高血脂和延緩機體衰老的佳蔬。
黃花菜的營養價值很高。每百克含蛋白質14.1克,鈣463毫克,磷173毫克,以及多種維生素,特別是胡蘿卜素的含量最為豐富。
3.還有清熱、利濕、利尿、健胃消食、明目、安神、止血、通乳、消腫等功能。
其花、莖、葉、根都可入藥。黃花菜常與黑木耳等齋菜配搭同烹,也可與蛋、雞、肉等做湯吃或炒食,營養豐富。
臨床運用:治療肝炎、黃疸、風濕性關節炎、牙周炎、通乳、痢疾、痔瘡、習慣性便秘、小便不通、吐血、鼻出血、肺結核、高脂血癥、神經衰弱、老年癡呆癥等多種疾病均有不同療效。
用其根端燉肉或燉雞,對治療痔瘡、貧血、老年性頭暈等,也有較好的效果。
注意事項:鮮黃花菜含有秋水仙堿,食用后會引起咽喉發干、嘔吐、惡心等現象,但一經蒸煮洗曬后再食用,就無副作用發生。必須在蒸煮曬干后存放,而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