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探索“法治化、智慧化、全民化”河湖治理新路徑,以法治為筆繪就河湖安瀾新畫卷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鄭力瑋報道 衡陽,這座湘南水網交織的核心城市,以法治為引領,以科技為支撐,將河湖管理保護與水生態文明建設深度交融,成功探索出一條“法治化、智慧化、全民化”的河湖治理創新路徑。秉持系統思維構建治水框架,善用法治手段破解治理難題,巧借數字技術賦能精細管理,推動河湖生態持續煥發生機,為法治政府建設注入了鮮活有力的實踐樣本。
湘江衡陽市東洲島河段碧波澄澈
織密法治網絡,壓實河湖管理責任
衡陽境內水系密布,共有湘江、蒸水、耒水等526條河流,水域面積超13萬公頃。面對如此復雜的河湖管理挑戰,衡陽市以河長制為關鍵抓手,精心構建起“市、縣、鄉、村”四級河長體系,明確各級黨政負責人為河湖保護的第一責任人,將河湖保護工作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市級河長勇挑重擔,牽頭破解跨區域治理的棘手難題;縣級河長統籌謀劃,全力推進重點工程;鄉村河長扎根基層,扎實落實“最后一公里”的巡查管護工作,形成了“黨政主導、部門聯動、屬地負責”的嚴密責任閉環。
為打破“九龍治水”的困局,衡陽市積極作為,出臺了一系列河湖管理相關制度,將河長制職責、水資源管控、岸線規劃等重要內容悉數納入法治框架。通過建立權責清單、明確執法標準、制定考核細則,實現了“一河一策”的精準治理。同時,創新推出“河長?。【L?。z察長”協作機制,公安部門聯合執法,嚴厲打擊涉河犯罪行為;檢察機關通過公益訴訟強化監督,形成了強大的司法震懾力。
衡陽市城區河道管理聯合執法隊開展聯合執法行動
數字賦能監管,提升河湖治理效能
在湘江衡陽段,高清攝像頭宛如忠誠的衛士,實時監控著水面漂浮物;無人機如同靈動的飛鳥,自動巡航識別非法采砂行為,并將數據實時上傳……這一系列高效運作的背后,是衡陽“智慧河湖指揮系統”的強大支撐。該系統整合了市縣河長制、河道保潔、采砂監管、執法巡查、河湖“清四亂”等系統的強大數據網絡,構建起“空天地水”立體監測網,能夠實現對河湖水位、水質、岸線變化的智能預警。
通過大數據分析,衡陽市精準鎖定了重點敏感水域監管區域,對采砂區、重點敏感水域開展實時監控,聯合執法隊伍24小時隨時響應,確保河湖生態安全。
執法船在湘江開展巡查
衡陽市人大調研衡陽市智慧河湖指揮中心
全民攜手共治,凝聚護河護水合力
在衡陽,護水早已不僅僅是政府的職責,更成為了全民共同參與的行動。全市組建了“民間河長”“企業河長”“河小青”等志愿隊伍386支,1.2萬名志愿者如同點點繁星,活躍在巡河一線。志愿者與行政河長相互補充、協同作戰,形成了強大的護河護水合力。
衡陽市還將河湖保護納入“八五”普法重點,積極開展“法律進校園”“法律進社區”“以案釋法”等活動,精心制作《守護母親河》普法動畫,在湘江風光帶建設法治文化長廊。在2025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期間,組織大型宣傳活動,覆蓋群眾超1萬人次,有效提高了市民的法治觀念和親水護水意識。
“我們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提升河湖生態保護治理能力,為衡陽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作出積極貢獻。”衡陽市河湖與水資源中心主任肖靜表示。
2025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圖片
2025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圖片
強化法治保障,筑牢長效治理根基
衡陽市將河湖治理納入縣區績效考核體系,實行“月督查、季通報、年考評”的嚴格考核機制,對連續排名靠后的單位堅決啟動問責程序,以剛性考核倒逼責任落實。
在法治框架下,衡陽積極探索“生態修復?。‘a業轉型”的創新模式。將35家沿江化工企業全部搬遷,規劃建設為文旅產業區,湘江衡陽城區段沿河文旅產業蓬勃發展,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從“人治”到“法治”,從“人防”到“智治”,衡陽以法治思維重塑河湖治理邏輯,用數字技術提升管理效能,讓每一條河流都成為了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衡陽將繼續以《長江保護法》為遵循,深化“法治?。】萍肌。」仓?rdquo;模式,為全國河湖治理提供可借鑒、可推廣的“衡陽樣本”,讓一江碧水成為城市最亮麗的法治名片,在守護河湖安瀾的征程上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衡陽市水利局將繼續貫徹落實河湖生態保護治理相關工作部署,下功夫做好河湖生態保護治理這篇大文章,在充分發揮水行政執法‘三項制度’作用的同時,不斷完善創新水行政執法機制,用法治力量守護河湖安瀾,努力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并使之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衡陽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周志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