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學科專家共聚雁城 共繪慢阻肺診療新藍圖——2025呼吸與危重癥醫學專題會議在衡陽成功舉辦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陳林 肖玉蓉報道 2025年4月12日,由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陳林教授擔任大會主席的“呼吸與危重癥醫學專題會議”在衡陽隆重召開。本次會議以“多病共管、規范診療”為主題,匯聚了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通過前沿學術分享,共同探索慢阻肺等呼吸系統疾病的診療新路徑。
聚焦前沿:以規范診療賦能臨床實踐
會議首篇章“領域前沿與規范”聚焦慢阻肺診療的關鍵環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趙超塵教授結合最新指南,系統闡釋圍術期氣道管理的“評估-干預-隨訪”全流程策略,為外科協同呼吸科診療提供范本;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張梅春教授則通過《肺功能檢查在慢阻肺病診斷及早期發現中的應用》的深度解析,提出“基層肺功能篩查標準化”的迫切需求;衡陽市中醫醫院馮美教授在《多病共管,三聯優選》報告中指出:“慢阻肺患者常合并心血管、代謝性疾病,需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綜合管理框架。”。
百家爭鳴:與會專家碰撞臨床智慧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孫加玉教授、趙超塵教授等專家就“ERAS(加速康復外科)氣道管理的臨床意義”“肺功能檢查對外科手術的價值”“術后吸入劑選擇策略”等話題進行深度探討。針對“AECOPD四大高風險人群的識別與干預”,與會專家結合臨床經驗,分享了高效篩查和精準管理的實用方法。此外,如何通過優化肺功能檢查流程實現慢阻肺早篩早診,也成為現場熱議焦點。
權威之聲:共啟呼吸學科新篇章
大會主席陳林教授總結指出:“本次會議實現了三大突破——指南落地化、技術跨學科化、管理全程化。”他特別強調,未來需著力構建“呼吸慢病全域管理網絡”,通過多學科協作提升肺功能檢查普及率,讓更多患者受益。
專家風采:頂尖力量驅動行業進步
陳林教授(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深耕呼吸治療與肺康復,主導多項國家級慢阻肺防治課題;
馮美教授(衡陽市中醫醫院):首創“中西醫結合呼吸慢病管理模式”,惠及超萬名患者;
張梅春教授(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羊城好醫生”得主,推動肺癌-慢阻肺共病診療標準制定;
趙超塵教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微創技術與加速康復領域的開拓者,手術患者并發癥率降低30%。
會議意義:學術賦能“健康中國”
本次會議不僅是學術成果的展示平臺,更成為跨學科協作的實踐樣板。通過整合前沿理念與基層需求,為呼吸疾病診療規范的推廣按下“加速鍵”,助力“健康中國2030”呼吸防治行動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