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附二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成功開展首例ROSE技術 實現肺占位病變“分鐘級”精準診斷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朱薇薇 李蓉報道 近日,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成功應用快速現場評價(ROSE)技術,為一名69歲左下肺占位病變患者完成高效診斷。此項技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該院在肺部疾病快速診斷領域取得重要突破,為臨床診療提供了全新解決方案。
患者因反復咳嗽、痰中帶血入院,影像學提示左下肺占位性病變。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有腦梗死病史,長期服用吲哚布芬進行抗凝治療,傳統穿刺活檢存在較高出血風險。
醫療團隊創新采用ROSE技術聯合電子支氣管鏡檢查,通過實時細胞學評估,精準定位病變部位并優化取材方案,僅單次活檢即獲取有效組織樣本。從取樣到明確惡性腫瘤診斷僅用時2分鐘,較傳統病理檢查時間縮短98%以上。該技術顯著降低反復穿刺導致的出血風險,為抗凝治療患者提供了更安全的診療選擇。
ROSE技術具有即時診斷、精準導航、安全高效、成本優化等突出優勢。從制片至診斷全程僅需3-5分鐘,較傳統病理檢查(1-3天)大幅縮短等待時間;實時評估樣本質量,指導精準取材,使疑難病例診斷陽性率提升20%-30%;減少50%以上重復操作,對服用NSAIDs抗凝藥物患者可降低40%出血風險;單次操作滿足診斷需求,避免二次檢查。
該技術特別適用于腫瘤快速篩查,肺癌、縱隔腫瘤的早期診斷和轉移評估;感染性疾病的快速鑒別結核、真菌等病原體感染;為抗凝治療患者提供安全活檢方案;介入治療上實時驗證樣本有效性,使活檢成功率提升至90%以上。
學科帶頭人譚小武表示:“ROSE技術實現了‘即穿即診’的診療新模式,不僅解決了傳統病理耗時長的問題,更通過精準導航顯著提升診斷效率。對于特殊用藥患者,其安全優勢尤為突出。”
據悉,未來科室將以ROSE技術為核心,構建“快速診斷-精準治療-療效監測”一體化平臺。通過開展多中心臨床研究、優化操作標準化流程,力爭實現肺部占位病變24小時內確診率達80%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