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新突破!南華附二醫院心臟電生理團隊成功實施首臺國產脈沖消融系統房顫手術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陳孔報道 4月3日,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臟電生理團隊在學科帶頭人曾高峰的帶領下,由主任王波主刀,成功完成該院首例采用國產脈沖消融系統的心臟房顫脈沖電場消融術(PFA)。這標志著該院在心律失常介入治療領域取得重大技術突破,正式邁入房顫消融“脈沖時代”。
手術現場
房顫作為臨床最常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我國患者人數已超2000萬,被稱為“沉默的殺手”。該疾病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更可能引發卒中、心力衰竭等嚴重后果。傳統射頻消融技術雖已廣泛應用,但仍存在手術時間長、并發癥風險較高等局限。
此次采用的脈沖電場消融技術(PFA)是國際前沿的第四代消融技術,其通過瞬時高電壓脈沖電場作用于心肌細胞膜,選擇性破壞異常電傳導路徑。相較于傳統技術,PFA具有三大顯著優勢:精準安全——特有的細胞選擇性僅作用于心肌細胞,避免損傷周圍組織;高效快捷——單次脈沖僅需數秒,手術時間可縮短50%以上;并發癥少——顯著降低食道損傷、肺靜脈狹窄等風險。
本次接受手術的是一位65歲陣發性房顫患者。術前,心內科團隊聯合麻醉科、影像科等多學科專家,對患者進行了全面的卒中風險評估和個性化手術方案設計。經過嚴謹評估,最終決定采用最先進的脈沖消融技術。
術中消融圖
南華附二醫院心血管內科團隊
手術在全麻狀態下進行,王波團隊運用HT9000 PRO三維標測系統精準構建左心房模型,通過高密度標測精確定位病灶。術中創新性結合環形PFA導管(Pulstamper™)和線性PFA導管(AForcePlus™),僅用90分鐘就完成雙側肺靜脈完全隔離,術后即刻恢復竇性心律,各項指標均達到理想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