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愛肝日——衡陽市疾控中心教您守護肝臟健康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任瓊報道 2025年3月18日是第25個“全國愛肝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為“中西醫結合,逆轉肝硬化”,旨在提高全社會對中西醫結合防治慢性肝炎肝纖維化的認知,從而減少我國肝硬化和肝癌沉重的疾病負擔。。
今天疾控專家給大家普及一下肝病防治知識,呼吁大家主動了解、積極預防、共同守護健康。
肝臟,你了解嗎?
肝臟是人體中最為重要的器官之一,承擔著解毒、代謝、分泌等多種生命活動。肝臟的健康狀況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質量,因此,了解肝臟、愛護肝臟,是我們維護身體健康的重要一環。
肝臟缺乏痛覺神經,是我們身體里最能“忍”的器官,一般肝區疼痛說明疾病已經進入嚴重階段。病毒感染、長期大量飲酒、經常熬夜……這些因素都會對肝造成傷害,讓肝一點點透支。
如何更好地保護肝,一起來看↓
什么是肝炎?
肝炎作為肝臟炎癥的統稱,類型多樣,常見的包括病毒性肝炎(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及藥物性肝炎等。根據數據顯示,我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人數超 2 億,乙肝攜帶者約 8600 萬,丙肝患者約 1000 萬,患病人群基數仍然龐大。
肝炎若不加以重視,就會發展為肝硬化。
隨著各種類型肝炎進展,正常肝臟結構被破壞,肝細胞壞死并被纖維組織取代,形成再生結節和纖維化,導致肝臟功能逐漸喪失,就形成了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尤其是乙肝、丙肝感染者,定期進行肝臟篩查和監測至關重要,早期發現、早期干預可有效延緩病情進展,降低肝癌風險。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根據病毒類型不同,病毒性肝炎可分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和未分型肝炎,都具有傳染性,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報告的乙類傳染病。
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
早預防
甲型、戊型肝炎: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加強飲水、飲食衛生監管;使用疫苗進行預防。
乙型、丙型、丁型肝炎:重點在于防止母嬰、血液和體液傳播,遠離毒品,依法使用血液及血制品等。
兒童及成人高危人群應按免疫規程接種乙肝疫苗預防乙肝;
丙肝無疫苗預防,高危人群要加強主動篩查。
加強檢測發現,規范抗病毒治療
乙肝:成人高危人群包括存在性暴露感染風險人群、職業暴露風險人群、存在經皮膚和黏膜暴露血液風險人群和慢性乙肝感染者家庭成員等。對于高危人群應做到定期檢測,發現病毒感染及時去正規醫療機構科學規范進行抗病毒治療,同時做到遵從醫囑、配合治療不自行停藥和定期檢查。
丙肝:丙肝的高危人群包括存在血液傳播風險的人群(包括既往有償供漿者,以及具有經破損的皮膚和黏膜傳播風險的人群)、有性傳播風險的人群(包括與丙肝感染者發生無保護性行為,與多個性伴侶發生不安全性行為等)、有母嬰傳播風險的人群(丙肝感染者所生子女)。
目前95%的丙肝是可以治愈的,而且大部分丙肝抗病毒治療藥品已經納入了醫保范圍。
對于高危人群應做到早診斷、早檢測、早治療,一旦發生可疑感染情況,應及早到正規醫療機構診斷和治療。
溫馨提示
堅持早預防,
加強檢測發現,
規范抗病毒治療。
從現在這一刻,
開始了解,
守護肝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