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疾控提醒:野菌雖鮮美,食用需謹慎!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譚敏華報道 野生蘑菇中毒是最為廣泛的食源性疾病之一,我國的野生毒蘑菇具有種類繁多、病死率高、地域性強的特點,嚴重影響居民健康。湖南省地處亞熱帶地區,擁有良好的森林生態環境和水熱條件,境內蘑菇種類和資源豐富,中毒事件位居全國前列。衡陽市作為湖南省人口第二大市,野生蘑菇資源豐富,部分居民有采摘野生蘑菇的習慣,蘑菇中毒事件時有發生,以夏秋季最為多見,每年有6月、9月兩個發病高峰,6月報道的中毒蘑菇種類較多,有日本紅菇、近江粉褶菌、大青褶傘、球基鵝膏、灰花紋鵝膏、假褐云斑鵝膏等,9月報道的事件數較多,中毒蘑菇種類相對較少,主要是大青褶傘和日本紅菇,農民、學生為主要發病人群,家庭是蘑菇中毒的主要場所,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和痛苦。
野菌雖鮮美,食用需謹慎!
野生蘑菇眾多,有毒與無毒混生,有些有毒與無毒的外觀相似,僅憑肉眼分辨,極易混淆,并且無毒蘑菇極易受到有毒蘑菇菌絲的污染。鑒別野生蘑菇是否有毒,需要專業機構和人員,目前沒有簡單、易行、可靠的鑒別方法。民間、網絡流傳的一些識別方法經證明并不可靠,絕對不要輕易相信網絡和一些非專業機構宣傳資料上鑒別有毒野生蘑菇的方法。
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出現中毒癥狀,中毒者要立即進行催吐,并盡快就醫。若中毒者出現昏迷則不宜進行人為催吐,以免引起室息。特別要提醒的是,與患者一起食用過毒蘑菇的人,無論是否出現中毒癥狀,都應一同就醫。就醫時最好攜帶剩余蘑菇樣品或圖片,以便鑒定蘑菇的種類,確定有效的治療措施。
目前對于野生蘑菇中毒沒有特效藥物治療,預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辦法就是不采、不買、不吃野生蘑菇。
1.不采摘:外出郊游時,不要為了滿足好奇心或口腹之欲隨意采摘野生蘑菇。即便曾經采摘過無毒品種,再次采摘時也可能混有有毒種或者沾染有毒蘑菇菌絲,仍有中毒風險。
2.不購買:不要購買路邊、流動攤販售賣的野生蘑菇。
3.不食用:家庭或外出就餐時不要食用不熟悉、來源不明的野生蘑菇。
朋友們,請提高食品安全意識,杜絕食用野生蘑菇,防止中毒事件發生,珍惜生命,共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