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醫重點???、衡陽市中醫醫院推拿科:一推一拿,腰椎間盤不再“突出”
近年來,“中醫養生風”似乎越刮越猛:三伏天曬背、中藥版酸梅湯火爆全網,針灸推拿按摩也因其簡便、安全、無副作用、應用范圍廣泛等特點受到許多年輕人的青睞。一枚銀針、一雙妙手、一縷藥香傳承中醫。近日,記者來到衡陽市中醫醫院推拿科,探尋這支針灸推拿隊伍,如何深耕中醫經典,不斷追尋前沿康復技術,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衡陽市中醫醫院推拿科是湖南省中醫重點???,成立于1985年,目前一科三區,三區為病區、門診治療區、門診診區,分別位于醫院仲景樓五樓、門診五樓特色治療部、門診三樓,其中病房編制床位59張,治療室10間,門診診室三間。年收治住院患者1500余人次,門診患者18000余人次,中醫治療率達98%。
薪火相傳,打造金字招牌
走進衡陽市中醫醫院推拿科,一面面錦旗、一張張獲獎證書令人目不暇接,一群身穿白大褂的醫生正在忙碌著,他們在為患者針灸、推拿、拔罐……動作麻利,技術嫻熟。在學科帶頭人、科室主任郭永紅的帶領下,推拿科以優質的服務、顯著的臨床療效、良好的口碑和社會聲譽,發展成為醫院一塊響當當的金字招牌。
郭永紅介紹,科室團隊有38人,醫師隊伍中中醫類執業占比100%,主任醫師3人,副主任醫師6人,主治醫師4人,住院醫師8人,其中碩士研究生6人;護理團隊有14人,主管護師6人,護師7人,護士1人。其中全國第五批中醫臨床優秀人才1人,院級名中醫2人,院級中醫經典人才3人,碩導2人。團隊有4人入選醫院中醫經典精英培訓班。
學科帶頭人郭永紅是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全國第五批中醫臨床優秀人才,湖南省針灸學會常務理事,曾被評為湖南省“雷鋒式健康衛士”、衡陽市醫德標兵、院明星醫師。擅長運用中醫藥針灸推拿復位治療脊柱及相關疾病、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軟組織損傷、眩暈癥、面癱等。
中醫文化源遠流長,傳承是精髓。郭永紅通過以師帶徒的方式,發揮傳幫帶作用,把學術思想、臨床經驗、循證心得及醫道悟性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團隊的年輕人。他深知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緊跟技術前沿,著眼醫院發展,制定特色科室發展路線,重視青年團隊培養,每周四晚上組織團隊培訓,分享新技術、新理念,打造一支結構合理、層次較高、團結奮進的中醫藥醫療隊伍。
精確診斷,排除“定時炸彈”
“精準診斷是精準治療的前提。”郭永紅介紹,中醫診斷注重整體觀念,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全面分析病情。西醫在診斷方面運用精密的儀器,比如CT、磁共振、B超等,其檢測結果可以給治療提供精確的診斷基礎。在傳統中醫診斷的方法上加入西醫檢測結果,中西結合,對病況的判斷能更加準確。
今年8月,50歲的李先生因左小腿脹痛到該院就診,郭永紅接診后了解到,李先生腫脹已經持續了15天,在外院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觸診時感覺小腿里面壓力很大,像打了氣一樣,所以不考慮是腰椎間盤突出。”郭永紅告訴記者,李先生在進行了B超檢查后確診為下肢靜脈血栓,患者平時工作壓力較大,勞累是誘因,隨后李先生轉入外科進行治療。“下肢靜脈血栓如果不及時診斷,風險很高,栓子脫落掉入肺部會引起肺栓塞,死亡率極高。”郭永紅說。
為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和提高臨床療效,科室注重中醫經典及理論學習,學習、整理和繼承學科帶頭人的中醫學術經驗,將中醫藥傳承與發展的理念貫穿于臨床工作之中。同時,積極鼓勵臨床醫生開展以應用研究為主的中醫藥科學研究和??茖2〉男录夹g、新方法和新成果的推廣應用工作。分析??苾瀯莶》N的特點,從病因病機、辨證規律、治則治法、典型醫案、效驗良方等內容,進行系統總結,優化改進診療方案,為提高臨床療效和推動??瓢l展打下扎實基礎。
腰痛、項痹、筋痹、膝痹、漏肩風是該科的優勢病種。2023年,該科共計出院患者1583人次,其中優勢病種1471人次,優勢病種占比為92.9%,中醫治療率為99.18%。2023年共計接診門診患者18000余人次,門診優勢病種占比80%。
中西結合,提供個性診療
“治病求因,辨證論治。”郭永紅表示,中醫講治病必求其本,只有了解了根本的發病原因,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地“施治”。急從表證論治痛癥,慢從里證論治痛癥。表證一般選用中藥湯劑麻黃湯、葛根湯,中醫外治選用刮痧治療。里證一般用補脾補腎法治療。
近日,55歲的李先生,雙下肢走路不穩,下肢麻木無力1個月,在省外醫院進行檢查確診為脊髓型頸椎病,建議進行手術治療。因手術有癱瘓的風險,李先生對手術治療有所顧慮,在親朋好友的推薦下來到該院推拿科就診。郭永紅回憶接診李先生時的場景:“當時,他是在家人陪同下過來的,走路不穩,腳提不起來,也不聽使喚。”
郭永紅根據李先生的實際情況,組織團隊進行會診,為其制定了中西結合的個性化診療方案:前期主要是消炎消腫,后期堅持康復治療、減少后遺癥。
他介紹,前期使用中西結合方法,針推中藥,消炎消腫;后期補肝腎氣血,參芪補腎、壯筋湯補腎治療,活血消腫,修復脊髓神經。“下肢無力,從中醫來講,脾主四肢,補氣健脾,因此通過補肝腎和氣血的中藥進行后續康復治療。”郭永紅解釋道。
除此之外,還采用柔筋散結推拿法為其進行推拿治療,正骨,揉筋。治療5天后,李先生癥狀減輕很多,下肢開始有了一點力氣,走路也穩了很多。治療2周后,李先生出院時已經能夠自行走路且非常穩健,不會摔跤。
該科在長期臨床和研究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治療體系,既保留了傳統特色,又不斷創新。對許多疾病治療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彰顯出中醫針灸簡、便、驗、廉的特色優勢,在臨床中深受患者歡迎,得到患者一致好評。
科室開展了腰椎旋轉復位法、頸椎懸提法、電針療法、胡氏脊椎矯正手法等中醫??萍夹g,推拿、針灸、拔罐、刮痧、放血、穴位注射、穴位貼敷、耳針等中醫特色服務項目。研發了自制活血止痛膏和中藥保健枕,臨床療效顯著。除此之外,科室還應用神經阻滯療法、超聲引導下注射療法、臂叢麻醉下肩關節松解術、微波治療、經皮透藥、沖擊波治療等現代技術,中西結合、協同治療。
衡陽市中醫醫院推拿科始終堅持“仁心仁術”的傳統中醫精神,崇尚醫德、鉆研醫術,推動中西醫協同治療,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傳承,在弘揚中華中醫藥傳統文化道路上繼承和發揚,為守護百姓健康貢獻中醫針灸力量。
來源:掌上衡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