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國評論丨消費熱潮開門紅,活力中國春意濃
春節假期,南岳景區憑借獨特的非遺廟會,吸引了眾多游客。曹正平 攝
□段官敬
開年消費熱氣騰騰,活力中國澎湃涌動。從春節假期8天全國國內出游人次達5.01億,到哈爾濱“喜迎亞冬會”相關旅游套餐訂單量增長超388%,再到2025年度票房(含預售實時)破150億等,無不彰顯開年中國消費市場魅力無限與熱辣滾燙,必將為中國經濟“全年紅”打下堅實基礎。當然,各領域消費數據流光“億”彩,充分折射出時代中國蘊藏的澎湃活力與強勁氣勢,直觀闡述了中國市場基礎穩、韌勁足、潛力大、空間廣等客觀優勢,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振底氣與信心。
高質量發展向“新”而進,新動能新優勢不斷塑造。解鎖開年消費蓬勃活力的密碼,關鍵在于中國經濟向“新”力,不斷挖掘新優勢、創造新動能、釋放新風采。如電影市場推進科技與文化、傳統與現代深度融合,3歲“哪吒”破90億票房,引發現象級觀看熱潮,讓中國風與東方美學深入人心;冰雪世界與國際賽事“共舞”,冰雪頂流銳變為“國際濱”,相遇冰天雪地奇妙之旅,沉浸體驗“詩和遠方”;“影視+文旅”“療愈+文旅”“慢游”等旅行模式刷新“進度條”,讓文旅市場脈動熱潮涌動活力足??梢?,消費活力源于創新引擎,激活中國市場經濟“一池春水”。
文化味濃郁,給消費氤氳煙火。無論是逛廟會、品燈火、賞民俗的人頭攢動,抑或跟著賽事去滑雪的冰雪文化“熱浪”,又或電子拜年、AI文博熱等“云上”旅行,一股文化味與年味交織碰撞,在科技創新加持賦能之下,產生價值共鳴的“化學反應”,磁吸無數人奔赴人間煙火。如在北京首個AI主題科技廟會上,人形機器人玩起了“京劇”和“變臉”,吸引大批游客駐足觀賞,所見,開年消費因文韻燃燒起一團爝火,映照高質量發展的文化底色。
源源不斷的優質供給,為群眾美好生活“加碼”。持續優化供給端,貼合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意愿,撩撥現代年輕群體的獲得心弦,打造浪漫、舒適、生態、文明的產品與服務供給。如首個非遺版春節,不少地方推出一條龍式購物,美食、特產、國潮、手辦應有盡有,再如冰雪世界里的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游,讓冰雪運動滑出一道道靚麗風景線等。故此,瞄準人心所向的期盼,讓市場供給精準銜接,留住“人心”、滋養人氣,才能匯聚消費市場源頭活水。
消費煙火里,折射中國人骨子里的自信與底氣。隨著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邁出堅實步伐,中國市場經濟場景多、花樣新、個性化、多元化,新國潮與新國風層出不窮,科技創新欣欣向榮,在物質水平與經濟收入、精神追求聯動提升的驅使下,每一個平凡中國人都在制造一個個消費熱點,疊加起來形成中國市場活力旺、韌性強、后勁足的宏闊具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