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新聞網
              滾動新聞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縣市新聞 > 石鼓區 > 正文:

              聚焦石鼓高質量發展丨千年石鼓 書聲依舊

              2025-01-17 17:05:44   來源:中國衡陽新聞網   作者:邵俊杰 王敏 唐成 鄧夏蘭
              分享到:
               

              編者按

              2024年以來,石鼓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著力在項目建設、產城融合、文旅發展、鄉村振興等方面加壓奮進,創新舉措把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變成惠民便民的暖心實事。石鼓區委宣傳部、區委融媒體中心推出《聚焦石鼓高質量發展》全媒體系列報道,與大家共同盤點歲月中的“奮斗印記”,見證石鼓高質量發展的“高光時刻”。

              ▲石鼓區人民路小學數學教師梁露執教《認識負數》

              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邵俊杰 通訊員王敏 唐成 鄧夏蘭報道 石鼓書院經歷千年不衰,在中國教育史上有著崇高的地位。

              千年學府,弦歌不絕。從石鼓書院吹來的“學風”,至今仍挽著湖湘文化拂過湘江,泛起湘水余波,回蕩起朗朗書聲。

              作為衡陽市,乃至湘南地區的教育強區,石鼓區名校、名師集聚,在基礎教育尤其是小學教育質量上,穩居前列。在2024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中,小學綜合各項指標又在全市名列前茅。學校數量每年遞增,建一所亮一所,石鼓區實驗幼兒園、華耀小學、都司街碧桂園小學、石鼓船山實驗中學、市八中華僑城學校、博文高級中學……一批又一批優質幼兒園、小學、中學、高中從這里蔚然而起,其蓬勃之勢因時代而興,亦為石鼓書院精神所澤。

              石鼓區因何成為厚植學校優質發展的“區域土壤”?站在教育變革的十字路口,石鼓區又在進行哪些有益探索?聆聽石鼓教育品牌的發展密碼,或可給許多地區提供借鑒。

              密碼一:思政課建設與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

              作為衡陽市唯一一個首批“湖南省中小學思政課改革創新示范區”,石鼓區堅持“育人先育心”,一直在探索適合時代、環境和學生特點的思政教學方式,推動思政課建設與教育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

              當數學加入思政,會點燃什么樣的火花?在石鼓區人民路小學的一節數學課上,記者見到了優秀思政課的最好示范。

              “0度是淡水結冰的溫度,-40度是‘冰雕連’在朝鮮戰場上寧愿凍死也不撤退的溫度!”《認識負數》是小學六年級的一堂普通的數學課,這堂課上,老師從溫度入手,引出正負數,進而帶著孩子們一起感悟了“冰雕連”的不朽精神。

              2024年11月,石鼓區舉辦了中小學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競賽,其中《認識負數》一課的表現尤為引人注目。在這次比賽中,除了數學老師“大顯身手”以外,還有體育老師、音樂老師、英語老師……也紛紛將思政教育巧妙融入各自的教學之中。

              在3天的比賽中,參賽教師都充分挖掘課程思政的元素,采用情境體驗式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教學與討論法相結合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運用新理念、新技術、新話語,讓思政教育融入每一門學科,呈現有溫度、有寬度、有深度的課程思政課堂,實現“科科有思政,人人講育人”。

              ▲云旭山聯校思政音樂課引領鄉村美育新風尚

              近年來,石鼓區以“人人思政”為目標,以“融合思政”為載體,以“走讀思政”為創新,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力推進大中小幼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以傳統文化以核心,打造“石‘籽’連心”思政品牌,開展石鄯兩地學校結對子活動,其中五一路小學、都司街碧桂園小學獲評“湖南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示范學校”,形成區內外民族團結進步的思政“大課堂”。

              全區各學校積極開展校外“行走的思政課”體驗活動,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讓孩子們在“行走”中立強國志、塑愛國魂、凝報國心。

              寒暑假和節假日,城區學校連續多年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全員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教室,在社會大課堂中“玩中學,學中玩”,更好了解社會、掌握本領、增強社會責任感,讓假期過得更加有意義。

              近日,湖南省第二屆基礎教育創新案例評選揭曉,云旭山聯校案例《用好鄉土資源,打造“校+社”思政課堂——農村小規模聯合學校思政課堂的創新與實踐》成功入選,作為學校類案例面向全省推薦。這是石鼓區農村小學思政教育的縮影,近年來,全區各農村小學積極探索新教學模式,發揮校社合力,將思政教育與其他學科融合,拓寬學生視野;通過田間課堂,將思政教育與農村生活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領悟思政內涵;采用移動走教,打破空間限制,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在此過程中,松梅小學的“頌美”系列課程和三星小學的“初心”鄉村思政品牌相繼涌現。

              密碼二:“五育并舉”提升綜合育人成效

              “刷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是核心素養的時代。”這是石鼓區教研室主任周再紅面對前來“取經”教育部門兄弟發出的感慨?!‘斊渌貐^還在“卷”分數的時候,石鼓區教育部門已經著手探索如何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堅持以五育并舉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當前,石鼓區打造了22所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3所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2所全國陽光排舞進校園五星級示范學校,22次在衡陽市中小學田徑運動會中奪得小學組團體總分第一名。

              “航天員是如何訓練的?”1月8日,人民路小學的操場上,體育老師李瑞全帶著孩子們“解鎖”了各式各樣的運動動作,不大的操場上盡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這堂有聲有色的體育課獲得了2024年湖南省體育教學一等獎,也為孩子們種下了一顆航天夢。

              很難想象,這所占地面積僅僅7000平方米的學校,在體育教學上如此成績斐然。只有放眼全區,看到其他學校層見迭出的“五育并舉”成果時,才讓我們有所了然。

              下橫街小學肖智老師參加湖南省小學勞動教師教學競賽獲得一等獎;在第五屆湖南省小學戲曲課堂教學競賽中,都司街小學馬琴的衡陽祁劇《打櫻桃》身段角色表演教學、三星小學王貝的京劇《大唐貴妃》選段——梨花頌獲得二等獎;中小學美育改革創新優秀成果三個類別9個作品獲得衡陽市一等獎,并推選參加全省第八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人民路小學參加衡陽市第九屆建制班合唱比賽,《叮鈴鈴》《我們的田野》榮獲市一等獎第一名,此前,都司街小學、華耀小學、荷池路小學均獲該項賽事一等獎。

              這些成績的取得,正是石鼓區堅持“質量和減負并重、立德與五育共融”教育理念的體現。近年來,石鼓區堅持把強化素質教育作為主攻方向,積極探索“五育并舉、五育融合”的育人途徑,營造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圍,創品牌、樹特色、強管理、重實效,全面提升辦學質量,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人民路小學體育老師李瑞全帶著孩子們“解鎖”肩肘倒立

              密碼三:AI智慧教育引領探索未來教育新生態

              走進位于角山鎮前進村的都司街碧桂園小學,嶄新的教學樓,標準化的大型室內體育館,創客室、書法室等功能室一應俱全……儼然一個高標準的現代化學校。很難想象,三年前,這所學校的前身——石鼓區角山鎮前進小學,全校僅102名學生,教學樓陳舊,操場上滿是泥濘。

              “這是我們的‘第二分校’,規劃占地面積約48.43畝,可容納60個班2700人,總投資達1.31億元。”都司街教育集團黨支部書記歐陽衡湘告訴記者,“第一分校”華耀小學在三年之期滿后,已成長為區內的優質校,2021年便開始了獨立辦學。

              打開石鼓區的教育版圖,可以發現這個“老”城區集中了石鼓區實驗幼兒園、市實驗幼兒園、市政府第二機關幼兒園、人民路教育集團、都司街教育集團、市八中華僑城學校、石鼓船山實驗中學、博文高級中學等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全鏈條優質教育資源,居民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優質教育。

              城鄉教育發展不均衡,是石鼓教育發展的最大瓶頸。而集團化辦學,是石鼓教育破局城鄉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的第一步。

              2018年,石鼓區立足兩所百年名校,相繼成立人民路教育集團、都司街教育集團,總校與分校實施集團內管理一體化、教師發展一體化、資源共享一體化、考核并軌一體化四個“一體化”發展機制。

              石鼓區的集團化不是掛牌兼并,也不是聯合辦學,而是側重于以強帶弱。“石鼓版”的集團化,重點在“幫扶”二字,借名校、名師資源,帶領薄弱學校、新建學校盡快成長為優質學校,以三年之期為限,成熟一所學校、剝離一所學校。

              集團化辦學雖然能帶動一所學??焖侔l展,但覆蓋面積依然有限。石鼓教育人繼續思考,如何讓優質的教育資源均衡流向每一所學校?

              積極擁抱新技術!當前,石鼓區正借助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開展“智慧教育”實踐探索,以“教育數字化”努力縮小區域教育差距,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智能觀課’能在課后形成《課堂報告》,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數據化分析并提出建議。”人民路小學黨支部書記李凌云介紹,人民路小學從2020年前便開始借助人工智能打造“智慧課堂”,對全校120名教師的課堂進行分析。

              ▲“智慧課堂”智能觀課

              教學模式的創新變革,從這個“智慧課堂”開始。而這些“智慧課堂”,“生長”于“肥沃”的智慧教育平臺。近年來,石鼓區依托這一平臺,著力構建“一體系三引領”教研模式,培養出6位省級教學能手,其中胡文君、劉楊揚兩位教師榮獲“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馬上,這樣的‘智慧課堂’將在我們石鼓區全面推開。”石鼓區教育局副局長陳淑君介紹,目前石鼓區已完成3個精品錄播教室、3個擁有課堂評價、師生課堂實時狀態監測等功能的AI智慧教室的試點建設,一個區域智慧教研中心設施設備正在裝配中,預計3-5年逐步完善覆蓋28所中小學和4所公辦幼兒園服務點的智慧教研平臺。同時投入580余萬元,覆蓋全區域的中小學AI智慧安全管理系統也在加緊建設中,用科技的手段為石鼓學子筑起安全屏障。

              面對數字化浪潮,石鼓教育選擇乘勢而上、順勢而為。2025年,石鼓將開啟教育數字化戰略的新三年,如何在數字化大潮中“破浪前行”,開啟教育新篇章?數字化戰略又將為石鼓教育帶來哪些新成績?讓我們拭目以待。

              国产一级毛片特级国产毛片_久久精品视频777_亚洲最大的中文字幕无码_2022色五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