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米成“金” 衡陽縣金槐產業產值逾億元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陳曙霞 記者唐家華報道 “剛一個大客戶又訂購了300盒金槐茶,等下我們就發貨。”12月7日,記者來到位于衡陽縣西渡鎮陡嶺村的華盛達金槐種植基地,基地負責人付平國告訴記者,公司今年建成了金槐精深加工廠,打通了金槐從種植、研發、加工到銷售的全產業鏈,走出了一條綠山富民的新路子。
什么是金槐?什么又是金槐米?很多人第一次聽說,不免產生好奇和疑問。
衡陽縣華盛達農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付平國介紹說,在中國,凡是槐樹的花蕾經殺青干燥后都稱“槐米”。金槐則是從槐樹中篩選培育出來的集藥用、花用、食用、觀賞于一體的優良槐樹種,學名十二槐花。金槐樹的花蕾經殺青干燥后則稱為“金槐米”。
走進衡陽縣華盛達農林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作人員正在挑選、炒制、打包槐米……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在產品展示間,記者看到企業研制的各種金槐米產品琳瑯滿目,有金槐茶、金槐代餐粉、金槐蘇打水、金槐精制粉等。墻上掛滿了企業各種榮譽,34項發明專利引人注目。
據介紹,華盛達農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集中藥材種植、研發、生產、加工和銷售于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以衡陽縣金槐為主要原材料,打造一系列血管保護類金槐產品。同時,公司與北京中醫藥大學等科研院所長期合作,為金槐種植戶提供專用肥和技術指導,讓每一?;泵讖姆N植到成品真正做到原生態、無公害。
此外,該公司采用“公司+示范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村民發展金槐產業,并全程提供技術指導,負責收購。這些年,公司提供就業崗位300多個,帶動2000多人就業,農民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
王玉紅,今年63歲,在基地已經工作四年。“工作內容前期是種槐米樹,中期做好管理,像殺蟲、澆水這些,后期主要是采摘。每天工作8小時,包一餐,一個月能有3000來塊,滿足啦。”王玉紅開心地說道。
金槐帶來的效益,衡陽縣洪市鎮印山村村民王小林感觸最深。“我們基地的土地都是紫色頁巖,土層薄,又缺水,以前種什么都不成?,F在好了,這幾年種上金槐,不但荒山變綠了,荷包也鼓了。”王小林在付平國的帶動下,種植110畝金槐,去年收入47萬元。
種植是基礎,品牌是關鍵。目前,該公司注冊了“華盛達”“龍頭井”等商標,產品遠銷海內外,企業銷售額已經超過3000多萬,市場占有率從1%增長到12%。
據悉,槐米是一種珍貴的中藥材,富含蘆丁、槲皮素、黃堿素等,具有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療毛細血管脆性所引起的出血癥,是高血壓輔助治療劑。其中,蘆丁含量越高,價格越貴。經過北京中醫藥大學專家長達一年的取樣檢測,衡陽縣金槐的蘆丁含量穩定保持在33.8%以上。
“我有一個夢想,就是讓衡陽縣的荒山都種上金槐,在全縣建成一批高質量槐花觀賞區、金槐米采摘區、槐園中藥材套種區和金槐雞鴨套養區,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要讓一片片荒山,變成一座座寶山。”站在基地的山崗上,付平國堅定而又自信。
近年來,衡陽縣把種植金槐樹作為推動鄉村振興、增加農民收入的特色產業來發展。目前,全縣已建立金槐示范點10余個,累計種植金槐樹5.6萬畝,其中結籽面積2萬畝,每畝年平均收入5000元以上,全縣金槐產業產值逾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