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縣林業局:打好候鳥保護“組合拳” 鑄就候鳥遷飛生命線
2024-10-28 17:00:59 來源:中國衡陽新聞網 作者:趙詩 劉宇聞 李洋杰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趙詩 劉宇聞 記者李洋杰報道 近日,接市民熱線電話,稱在衡山縣嶺坡鄉燈山村發現一只受傷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白鷺,接到電話后,衡山縣林業局迅速組織人員趕赴現場救援,連夜將受傷白鷺送往衡陽市野生動植物救助站進行專業的治療與護理,待其傷勢痊愈,具備野外生存能力時,再選擇合適的時機將其放歸大自然,讓它重新翱翔于藍天之下。
近年來,衡山縣委、縣政府深刻踐行“兩山”理論,認真落實國家、省、市關于鳥類保護的決策部署,以林長責任制為抓手,打出了一套追綠湖綠、科技賦能的候鳥保護“組合拳”,全縣候鳥棲境不斷向好,打造了一條候鳥遷飛的重要生命線。夯實基礎建設,優化鳥類生境。加大資金投入,著力提升森林質量、修復河道生態和濕地自然岸線、維護生物多樣性,高標準建設觀鳥屋和觀鳥平臺,重建濱水濕地,鳥類的棲息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健全保救機制,維護種群安全。林業部門向社會公布野生動物救助熱線,累計接到關于野生動物求助電話21起,救助和放生白鸛、猴面鷹、蒼鷹等鳥類12只;定期組織聯合執法,重點打擊非法捕獵、銷售、利用鳥類等違法行為;為大力保護位于萱洲濕地公園內全球候鳥遷徙的黃金通道,安排專職人員進行日常巡護和管理,組織成立大源渡警務室,是衡陽市首家在濕地公園內設立的專職警務室。幾年來,全縣查辦危害鳥類刑事案件14起,其中“1.26”危害珍貴野生瀕危動物案被央視新聞報道,引起強烈反響;開展智慧監測,護航候鳥遷徙。全面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目前全縣已發現野生鳥類159種,其中有中華秋沙鴨、東方白鸛、黑鸛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4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20種;常態化開展日常監測,每年觀測到的新增鳥類種類穩步上升,衡山縣已成為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