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陽:“小花椒”種出“大產業” 奏響致富“椒”響曲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盧健 趙娟 記者程聰報道 時下,正值花椒采收旺季,在耒陽市淝田鎮雙塘村花椒示范基地,放眼望去,隨處可見低矮的花椒樹,三五成群的工人穿梭其間,利落地剪枝、分揀、裝筐、稱重、裝車……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你看,我們在紫頁巖上種出來的花椒又大又飽滿,麻香味兒足得很,好遠都能聞得到。不僅綠了荒山,還鼓了錢包。”淝田鎮雙塘村花椒基地負責人梁波高興地介紹道,今年是他種植花椒的第四年,目前已正式進入花椒的豐產期,種植的500畝花椒年產量達50萬斤左右,總產值達150萬余元。采摘高峰期,基地的務工人員可達120人。
采摘后,村民將采收的花椒通過貨車陸續運到加工廠房。加工廠房里,一臺臺機器正開足馬力對新鮮花椒進行烘干、篩選等處理。“鮮花椒如果不能及時賣出去,就會發霉、變色、腐爛,影響產品品質。加工成干花椒后,不但延長了保質期,而且麻味、香味更濃。”耒陽椒隆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佳說道,為了提升花椒品質,提高附加值,該公司建成了集烘干、精選、冷藏、包裝等功能于一體的深化加工產業鏈,每日最多可加工干花椒8000多斤。
“現在正在加工的這批青花椒是我們耒陽固有的品牌‘耒椒’。耒陽紫色頁巖分布廣,最適合花椒的‘麻味素’生長,其麻度達到了54.6mg/g,比原產地重慶29.6的麻度提高了84.46%,長出來的青花椒粒大飽滿,更香更濃。”劉佳接著說,雖然今年是“耒椒”的初產期,但因其品質好、油包突出,價格均在38元每斤,且銷路不愁,遠銷云南、重慶、山東、上海等地。自6月21日耒陽首屆花椒采摘節以來,“耒椒”銷售訂單陸續不斷,目前已賣出5萬余斤。
小小花椒樹,致富大產業。近年來,耒陽市依托地理環境、氣候和土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花椒產業,花椒種植涉及17個鄉鎮,種植面積達2萬余畝,探索出了“公司+村集體+專業合作社+種植戶”等多聯發展模式,花椒產業共帶動5000余人就業,基本實現了全產業鏈發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花椒產業優勢,耒陽市獲評“全國花椒名縣”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