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防溺水 筑牢“生命線”——珠暉區酃湖鄉抓好防溺水工作側記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唐蘭榮 記者盧幼蓮報道 “孩子們,溺水的時候我們的書包能不能作為救生設備……”6月14日上午,衡陽市珠暉區酃湖鄉解放小學的教室里,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高級健康管理師黃霞正采取問答與現場演練的方式,教導孩子們如何分辨溺水的危險區域及如何開展防溺水救援,為師生上了一堂生動而實用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課。
高級健康管理師為師生上防溺水安全教育課。
開展防溺水安全隱患排查專項行動。
1
志愿者上門宣教防溺水知識。
據了解,酃湖鄉轄區內有2所中學,6所小學,5所幼兒園,共有學生7506人。全鄉共有重點水域61余處,一般水域285余處。針對“水域多、學校多、學生多”的現實問題,酃湖鄉聚焦重點時間、重點人群、重點水域,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防溺水宣傳,堅持“家、校、社”三方“共治+共享”,早謀劃、早部署,不斷強化廣大學生的防溺水意識,堅決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線。
以人防為保障,酃湖鄉組織工作人員開展防溺水安全隱患排查專項行動。該鄉成立了防溺水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全鄉防溺水安全隱患排查和宣傳教育工作。制訂了《酃湖鄉開展中小學生防溺水專項治理工作方案》《酃湖鄉開展中小學生防溺水安全預案》《酃湖鄉開展中小學生防溺水巡查制度》等制度,將防溺水工作納入各級河長制工作重點內容。
在排查過程中,工作人員耐心向群眾講解涉水的危險性和防溺水的重要性。酃湖鄉防溺水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介紹,全鄉組建了11支巡邏隊伍,耗時8天先后深入轄區各村(組)、社區(小區)、在建工地等地方,對防溺水工作進行風險排查,現場對防溺水工作進行指導,提出整改意見20余條。
以預防為先,通過多形式宣傳教育,敲響防溺水“安全鐘”。酃湖鄉利用宣傳欄、村村響、小喇叭、微信群等媒介廣泛宣傳預防溺水安全常識及自救知識,將防溺水安全教育覆蓋到每村每戶,確保宣傳教育的知曉率、到位率和覆蓋率,營造防溺水宣傳氛圍。同時,在即將到來的暑期這一溺水事件易發、高發節點,酃湖鄉多部門聯動開展各類宣教活動。
今年以來,各村(社區)組織黨員干部、志愿者入戶發放《致家長朋友的一封公開信》5000余份,重點走訪留守兒童家庭,面對面宣傳防溺水知識,囑咐家長對孩子的行蹤要“四知”,以屋場懇談會為載體,把防溺水安全教育搬到屋場上,與村民、留守兒童面對面,拉家常、話心聲。
該鄉還與轄區學校建立聯防聯動機制,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宣傳進校園活動,提醒家長、學生增強安全意識意識,教育孩子做到“七不”“兩會”,以典型事例警示學生,切實提高學生防溺水的意識和識別險情、緊急避險、遇險逃生的能力。讓轄區中小學生了解掌握基本的防溺水、安全游泳知識,培養提高中小學生安全防范意識及自救自護的素養和能力。
此外,酃湖鄉按需配置防溺水“四個一”設施(一個警示牌、一個救生圈、一捆救生繩、一根救生桿),確保發生事故時能第一時間實施正確救援,在中小學生上下學必經之路及其他重點水域樹立防溺水宣傳欄150余塊,在人口密集處懸掛橫幅30余條,在重點水域張貼宣傳貼紙100余張,提醒孩子們注意安全,嚴禁玩水,謹防溺水。
“下一步,酃湖鄉將緊盯重點水域、重點時段和重點人群,組織志愿者開展多形式防溺水宣傳、重點水域巡邏,增強群眾涉水安全意識,避免溺水事故的發生,織密防溺水安全防護網。”酃湖鄉防溺水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