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縣樟樹鄉:聚焦“兩區”建設 向著美麗新城奮進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 譚連海陳曙霞 記者唐家華報道 12月24日,冬日的陽光灑在衡陽縣船山文化公園的青磚黛瓦間,步入園內,既有古典園林的亭臺水榭,又設有王夫之雕塑、晴雨亭、九轉禪廊等景點,勾勒出一幅美麗的蘇式園林畫卷,不少游客趁周末前來拍照打卡,采下這一抹衡陽的“江南”美景。
“船山文化公園坐落于船山西路,距衡陽市區及縣城約10分鐘車程,公園總投資4億元,是傳播船山文化的一張靚麗名片。”樟樹鄉掛職黨委副書記汪佩說,該鄉在公園周邊建設起樟樹坳小游園、上獅小游園及廉政文化小游園等公共基礎設施,實現旅游服務配套。
樟樹鄉地處衡陽縣東部,距離市中心僅8公里,多條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素有衡陽縣“東大門”之稱。近年來,該鄉借助區位優勢,圍繞“樟樹新區、美麗新城”總體目標,扎實推進“工業集聚區”“融城示范區”建設。
距離船山文化公園約3公里外的衡陽國際汽車文旅城,又是另一番冬忙景象。
“項目7月1日正式投入運營,已建成面積8萬平方米,目前有20余家商家入駐,發展勢頭足。”衡陽吉利星悅汽車城開發有限公司項目總經理吳文斌介紹,打造集4S店集群、會展中心、汽車文化小鎮、商業娛樂等于一體的汽車文化綜合體項目。
在前期市場調研中,吳文斌發現“汽車+文旅”的模式前景很好,便以親子樂園、汽車影院為契機,發展文旅項目。沒想到喜洋洋親子樂園一經推出,備受游客青睞。5月20日開業當天,入園人數達800余人,“六一”兒童節突破1200人。
樟樹鄉樹立“抓營商環境就是抓發展”的理念,定期開展企業走訪活動,成立項目建設協調領導小組,專班跟進,協調解決項目矛盾,樹立愛商、親商、助商的良好營商環境形象。
森云門窗是一家集鋁合金門窗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湖南省專精特新企業。“我們的項目從動工到全面建成投產,只用了9個月時間,從簽約到落地一路暢通無阻,切身感受到當地營商環境的速度與溫度。”公司負責人何經云說。
據了解,該公司2022年1月簽約落戶衡陽西渡高新區樟樹工業集聚區,目前已投產營業,打造衡陽地區門窗最高端和規模最大的龍頭企業,預計可實現年產值2億元,稅收500萬元以上,可安排勞動力就業約100人。
與此同時,樟樹坳社區棚戶區改擴建項目正搶抓施工期建設,船湛線、寧電入湘電路架設項目進展順利,市城建投建筑物廢棄建材產業園、樟樹中學新建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當中……如今,行走在樟樹鄉,一大批好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風生水起。
“利用良好的區位優勢和營商環境,大力引進好產業和大項目的落戶。全鄉現有規模工業企業、在建大型項目共29家,小微企業121家,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9億元,‘工業集聚區’已初具雛形。”樟樹鄉黨委副書記、鄉長龔響亮滿懷信心,今年全鄉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80億元,稅收1.95億元,并成功創建全縣唯一的市級信用鄉鎮,鄉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余額達5.14億元。
早上7點,室外最低溫度接近0℃,但樟樹坳農貿市場十分熱鬧,前來趕集的人群絡繹不絕,各種攤位規整有序,蔬菜水果、生鮮熟食等各種品類一應俱全,整個市場冒著熱騰騰的“煙火氣”。
“農貿市場面積小、基礎設施簡陋,導致商戶基本占道經營,交通擁堵,買菜也不方便。”這是原來老百姓普遍反映的生活問題。為守好當地居民“菜籃子”,樟樹鄉對原農貿市場進行提質改造工程,全力整治馬路市場,規范集鎮經營秩序,擦亮“省級文明村鎮”的金字招牌。
2023年1月15日,樟樹坳農貿市場正式開業,建有2000多平方米標準化菜市場經營區,按照畜禽肉類、蔬菜、水產品、副食品等進行分區布局,設有固定攤位100余個。
眼下,正是草莓成熟采摘的季節。在羅洪村華英家庭農場的大棚內,每天吸引不少游客前來游玩采摘。村黨總支書記肖亞軍說:“今年全村共有170多畝草莓基地,為村民們提供就業崗位1200余個。”
鄉村要振興,產業需先行。樟樹鄉全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加快農村“一村一品”和農業產業項目建設,重點抓好優質稻、蔬菜基地、草莓基地等特色農業產業基地,示范帶動老百姓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
樟樹鄉黨委書記鄒勇介紹,該鄉圍繞“三二一”工作思路,統籌推進穩增長、惠民生、保穩定工作,著力解決一件件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實事,城鄉面貌持續改善,群眾福祉日益增進。
今年8月,樟樹鄉啟動公租房建設項目,對原本危房進行拆除,已完成護坡和地面平整等前期工作。10月,從信用社路口至連政村紅綠燈路口2.5公里的產業路油化通車,道路標識標牌以及護欄安裝到位。集鎮居民生活污水管網項目已投入使用,樟樹坳社區一期棚戶區改擴建項目進入“掃尾”階段,設計改造66套,預計年前可全面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