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新聞網
              滾動新聞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理論頻道 > 理論前沿 > 正文:

              人民論壇網評 | 從文物保護看文化傳承

              2023-07-30 15:03:15   來源:人民論壇網    作者:姜翠
              分享到:
               

              近日,習近平書記在四川省廣元市、德陽市分別考察了翠云廊古蜀道、三星堆博物館,了解當地推進歷史文化傳承、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歷史文化遺址發掘研究、文物保護修復等情況。跟隨總書記的腳步,我們仿佛看到了一部三星堆的發展史、古蜀文化的交流史呈現在我們面前。知所從來,方明所去。“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現在還在往前探源,我相信,我們的文明史更悠久。傳到現在,要繼續往下傳。”

              文化傳承需要“守正”。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歷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從倉頡造字到孔子韋編三絕,從四大發明到唐詩宋詞,從三星堆出土到只此敦煌,五千年文明的薪火相傳,為華夏兒女留下了燦爛寶貴的文化財富。守正是基礎和前提,只有守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正,樹立深厚的文化自信,我們的文化才能更好地賡續傳承。

              文化傳承需要“創新”。中華文化具有突出的創新性,只有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才是一種有根基、有內涵、有生命力的創新,才能保持文化的個性、獨立性與價值。近期,電影《長安三萬里》上映后好評如潮,影片將48首唐詩貫穿其中,國漫與唐詩的結合,開啟了古今穿越時空的對話,“回頭看,輕舟已過萬重山。”成為年輕人的熱詞。抑或是“天宮”“玉兔”“鴻蒙”等詞的古為今用,都表明了我們越來越重視文化創新。只有為文化賦能,才能拂去歷史塵埃,讓文化重新“活起來”。

              文化傳承需要“和合”。一個民族的復興,總是以文化的興盛作為強大支撐;一個時代的進步,總是以文化的繁榮作為鮮明標識。習近平書記指出:“今天,我們要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懷,更加廣泛地開展同各國的文化交流,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借鑒世界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受限于歷史和地理等因素,文化差異性的存在是必然的,這同時也是文化包容的前提,我們要以中國傳統文化中“和合”的理念去融通。從唐代鑒真六次東渡、明代鄭和七下西洋到近代以來的新文化運動,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傳入中國,無一不彰顯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我們要繼續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勇挑時代使命,在守正創新的同時,廣泛開展文化交流,深刻理解“兩個結合”的豐富內涵和精髓要義,不斷去挖掘、去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信中華文化一定會在發展中傳承,在發展中創造無限價值。(作者:姜翠)

              国产一级毛片特级国产毛片_久久精品视频777_亚洲最大的中文字幕无码_2022色五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