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新聞網
              滾動新聞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理論頻道 > 理論前沿 > 正文:

              【理響中國】章秀英:從四個維度準確把握共同富裕的實踐要求

              2023-07-28 20:17:27   來源:黨建網   
              分享到:
               

              從四個維度準確把握共同富裕的實踐要求

              章秀英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緊迫而重大的時代任務,從頂層設計到政策安排再到行動落實,是一項實操性很強的系統工程。只有從推進共同富裕的歷史方位、政治立場、中國式現代化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出發,才能準確把握共同富裕目標與實踐路徑,科學有序地協調好理想與現實、物質富裕與精神富足、效率與公平、發展與安全等重要關系,凝聚人民群眾共識,推動共同富裕沿著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取得實質性進展。

              一、站在新發展階段把握共同富裕的實踐要求

              共同富裕是我們黨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實現共同富裕是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是階梯式遞進的、不斷發展進步、日益接近質的飛躍的量的積累和發展變化的過程。只有正確認識黨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事業所處的歷史方位和發展階段,才能更好地明確共同富裕的階段性中心任務,科學制訂路線方針政策。新發展階段仍然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的一個階段,同時又是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階段,創新成為第一動力,人才成為第一資源。在新發展階段,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加速創新,給共同富裕實踐帶來發展機遇,也造成新的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在新發展階段,人口作為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因素,呈現出數量增長優勢不再、勞動力供給增量受限、人口老齡化進一步加深、區域人口增減分化等新態勢,但人力資源豐富仍然是我國的特殊優勢,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過2.4億,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4年,“人口紅利”正向“人才紅利”轉型,我國發展動力依舊強勁。“到‘十四五’末,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居民收入和實際消費水平差距逐步縮小。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到本世紀中葉,全體人民共同富?;緦崿F,居民收入和實際消費水平差距縮小到合理區間”。對我們黨制定的共同富裕目標,既要堅定理想,增強預期目標實現信心,也要充分預估目標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加強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鼓勵解放思想、大膽探索、持續奮斗,在加強頂層設計的前提下推進局部探索,總結推廣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以及各地因地制宜的探索經驗,由點到面,向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目標穩步邁進。

              二、站在人民立場把握共同富裕的實踐要求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共同富裕實踐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期實現,人民群眾對共同富裕的期待更高,不僅期待收入分配差距的縮小,還期待精神文化資源的“公正分配”與精神生活的權利共享,期待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提高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包容性,針對不同群體抓住重點精準施策,著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堅持在發展中改善民生,重點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設,滿足人民群眾“富口袋”的訴求。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因地制宜發展公共文化事業,構建品質文化生活圈,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滿足人民群眾“富腦袋”的需求。“人,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不同社會群體因利益訴求和價值取向不同,對如何實現共同富裕的理解存在差異,只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弘揚勤勞致富、勤奮創業、誠信創富、共創共享的理念,才能消除片面觀點干擾,澄清模糊認識,“防止落入‘福利主義’養懶漢的陷阱”,為創建共同富裕美好社會凝聚力量。要以培育高素質勞動者為促進共同富裕的關鍵,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強發展能力創造更加普惠公平條件,提高全社會人力資本和專業技能,形成人人參與、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社會環境,讓人民群眾在參與創造社會財富中發展勞動能力、交往實踐能力,豐富社會關系,滿足情感與審美需求,將促進共同富裕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相統一。

              三、站在中國式現代化全局把握共同富裕的實踐要求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質要求,凸顯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性質,豐富了人類現代化內涵,在中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根基、文化傳統和民意基礎。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共同富裕,不僅涉及分配、生產、交換、消費等經濟領域,還與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密切相關,是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全局的復雜系統工程。要實現14億多人口的共同富裕,不僅是人類現代化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偉大事業,也是最難的事業。只有政治上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堅持全國“一盤棋”,上下聯動、東西協調,統籌好效率與公平關系、統籌好城鄉區域發展,集中力量辦大事。經濟上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生產決定分配,生產力決定包括分配關系在內的生產關系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發揮科技創新這一現代生產力和產業變革中最活躍、最重要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讓一切發展生產力的積極因素和創新創造活力競相迸發,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堅持社會進步和人民改善并重,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聚焦農業農村共同富裕短板弱項,發展農村新型集體經濟,推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促進鄉村旅游、高端民宿等新業態蓬勃發展,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短板,推進農村農民共同富裕。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按照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推進不同地區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四、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局高度把握共同富裕的實踐要求

              當下世界風云變幻,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就要統籌發展與安全,認識到沒有發展,共同富裕不可持續,沒有安全,共同富裕將失去保障。當前國際上逆全球化思潮抬頭,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明顯上升,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也面臨不少深層次的、躲不過繞不開的矛盾,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習近平書記指出,“對亞洲大多數國家來說,發展就是最大的安全,也是解決地區安全問題的‘總鑰匙’”。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著力破解阻礙發展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用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提高全球配置資源的能力,建立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拓展發展空間,為共同富裕提供更為優良的發展環境。同時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深入推進國家安全思路、體制、手段創新,構建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為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不斷增強國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和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提升國家安全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強化憂患意識,保持戰略主動和戰略自信,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科學研判、重點防控阻止推進共同富裕新征程的全局性根本性風險,全力戰勝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創造共同富裕美好生活新天地。

              国产一级毛片特级国产毛片_久久精品视频777_亚洲最大的中文字幕无码_2022色五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