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長制”為筆 繪出碧水繞城、岸綠景美的“幸福雁峰”
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程聰報道 六月,初夏的雁峰綠意盛情。藍天白云、綠樹成蔭倒影在一江碧水中,清風拂過河面漾出粼粼波光,市民們悠閑地漫步在沿江風光帶,一幅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美好生態畫卷正在這里徐徐展開。
3月31日,對幸福河雁峰段開展巡河工作。
4月3日下午,到黃茶嶺街道幸福社區、歐家町路美美公館及白沙洲街道銅橋港等幸福河河段開展巡河工作,督導檢查河道水質以及污水口排流情況。
5月26日,前往轄區湘江黃茶嶺段等地開展巡河檢查工作。
……
近3個月以來,雁峰區委書記、總河長王燕以每月一巡查的頻率開展巡河工作,密集調度、高位推動,確保出現問題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交辦、第一時間處置,切實履行巡河、管河、治河、護河職責。
自河長制實行以來,該區建立健全黨政負責、檢察監督、司法保護、行業監管、公眾參與的三級河長五級管護常態化巡河管水體系,創新“河長+副河長+常委聯系河道”管護機制,實施分段責任管理,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緊密聯動工作格局進一步加強。同時,由區領導帶頭全面推進,各級河長“用雙腳丈量河流”,積極落實河長巡河責任。2022年,該區各級河湖長全年共巡河2601次,實現巡河打卡率100%,協調解決河流突出問題30余個,下達整改交辦函27件,已全部完成整改銷號,巡河、管河、護河、治河的職責得到嚴格履行。
隨著河長制工作深入開展,雁峰區不斷凝聚河長制工作合力,圍繞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生活污水治理、水環境綜合整治等問題,持續開展專項治理行動,切實做好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保護文章。
去年以來,該區聚焦河湖系統聯治, 合力推動河長制年度17項重點工作按期完成,高質量完成了“一縣一示范”幸福河標準化建設和“一鄉一亮點”益福河清淤疏浚工作,組織編制幸福河、益福河 “一河一策”工作方案,醫療機構污水處理5個問題得到全面整改,長福沖水庫除險加固工作圓滿完成,并高效完成了8個?、蛐退畮旒?個小型水閘水利工程劃界工作,全區水利設施功能不斷完善,河湖面貌持續向好。
深入開展“洞庭清波”河長制專項行動,完成100個排污口排查建檔和31個排污口整治任務;對19處臨河攪拌站、預制場等違規建筑疑似阻礙防洪行洪安全的問題,進行一一核實并整改到位,并責成存在水環境問題的8家企業按要求完成整改;圓滿完成市河長辦交辦任務2個,配合完成御江帝景排口溢污問題整改,解決了羅家灣小區生活污水直排幸福河問題,全區地表水質、水功能區水質均實現100%達標,穩定達到Ⅱ類水質標準。
自啟動示范河建設以來,全區各鎮街道按屬地管理原則,對幸福河雁峰段78個雨污排口,進行了統一核實排查,給排口制作了管理公示牌,明確責任主體、規范排口管理原則,同時,沿河鎮街對分屬各段指定了專屬保潔員,建立了河道保潔長效機制,區河長辦還特聘請6名區級民間河長,其中2名為幸福河專屬民間河長,組織志愿者開展巡河護河活動。全區積極開展“清潔護河”行動,30多個部門、300多名干部職工放棄休息、輪番上陣,僅用不到1個月時間完成了近2公里湘江風光帶的清淤工作,同步完成了益福河4.5公里清淤疏浚及岸線治理。
“河水清澈見底,看得人心曠神怡,不愧是我們的‘母親河’。”
“幸福河再不是又黑又臭,現在才是名副其實的‘幸福’河。”
“每天晚上在沿江風光帶散散步、跳跳舞,這生活真是很滿足!”
……
如今,“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是傍水而居的老百姓們幸福生活的“標配”。
近年來,雁峰區巡河護水成績斐然,民間河長護河做法在《人民日報》報道;該區獲評全市推進落實省市第8號總河長令先進縣市區;在全市小型水庫安全運行管理考核工作城區組排名第一;“河長制”工作在全市作典型發言。河湖面貌顯著改善,全域水生態持續復蘇,水環境質量、水生態面貌明顯好轉,越來越多的群眾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生態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