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城好學校(49)|珠暉區上托教育集團:“合”而不同,美美與共
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趙福中 鄒志剛報道 清晨的陽光穿透云層,校園里晃動著一個又一個蹦蹦跳跳的影子,少年逐夢,不負韶華。熹微晨光里澎湃著熱愛,上托學子們用日復一日的拼搏譜寫著珠暉區上托小學教育集團奮發向上的樂章……
珠暉區上托小學前身為酃湖鄉上托村的一所農村學校,2017年在各級領導的關心與支持下,學校改擴建成了一所新型現代化學校,9月份掛牌為珠暉區實驗小學上托校區并投入使用。辦學5年,成績斐然,享譽珠暉。作為始終秉承“永爭一流”的珠暉名校,上托小學在各級領導的信任和期盼中,在進一步推進集團化辦學的教育管理改革中,義不容辭地承擔起推進我區義務教育教學均衡發展的歷史重任,2022年8月成立了珠暉區上托小學教育集團,下屬上托小學、湖東小學、勝利小學、鹽礦小學四個校區。其中上托校區現有教學班34個,在籍學生1485名。在職教師86人,其中研究生學歷3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72人,區骨干教師16人,市“十佳教學能手”3人。
?融合篇:
集團化辦學促百花齊放,一體化發展創優質均衡
上托教育集團秉承“尊重差異、融合共享、規范創新、打造特色”的辦學理念,以“崇德、康健、博學、拓新”為校訓,依托上托小學的辦學優勢,全面推行精細化管理,引領和帶動各成員校優質均衡發展,共同提升辦學水平。努力實現“家門口好學校,為學生終身幸福奠基”的辦學目標,力求讓學生成才,讓家長放心,讓社會滿意。
上托小學校區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推進學校優質均衡發展、辦人民滿意學校為宗旨。在學校發展、教師成長、學生成人等方面開展了深入廣泛的交流,在教育教學中起到顯著的示范、指導、輻射、帶動作用。
勝利小學校區,創建于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是一所歷經數載依然充滿朝氣的村小。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加上推廣宣傳工作相對滯后,學校的生源鞏固率不高!集團根據其短板,制定一系列措施,給學校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教研平臺,更加優質的師資力量,更加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宣傳指導。如今勝利校區從校容校貌到師生精神風貌,從硬件建設到教師隊伍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源數明顯上升。在集團校的指導下,精心設置特色課程,牽手武術協會,引入了中華武術教育實踐課程,用武術強壯孩子的體魄,用武術精神武裝孩子的頭腦。另外還開設了舞蹈、書法、繪畫,各類各項活動推陳出新,井然有序,教育美譽度日益增長。
鹽礦小學校區是一所城郊結合學校,前身為湘衡鹽礦子弟學校,2007年移交區政府接管后更名為珠暉區鹽礦小學。在集團的帶領下,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發揮自身特色,教育教學煥發出新的生機。并按課程標準開齊開足課程基礎上,利用校園空地開墾蔬菜基地,讓學生享受勞動的美和樂,在美術課程中開展手工折紙、剪紙教學活動,深受學生喜愛,作品甚豐且優。
湖東小學校區始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是一所歷史悠久的村小,校園設施陳舊,教學設備落后,集團成立后,對校區、教室、辦公室等提出美化要求并進一步落實?,F在校園環境優美、文化氛圍濃厚。教育教學活動豐富多彩,課后服務也開展得有聲有色:創意美勞、完美藝術、樂之聲、趣味體育、書法等一一開設,使學生想學、樂學,得到家長的一致好評,辦學口碑越來越好,生源得到有效保證。
?發展篇:
大膽嘗試,探索集團化辦學有效途徑
修訂和完善集團制度體系,堅持黨建引領筑牢理想信念。四校聯動,同頻共振。實行管理模式“四統一”,即:統一管理模式、統一資源配置、統一教學管理、統一考核評估;教師教研活動“三統一、一共享”,即:統一研訓主題、統一研訓計劃、統一研訓平臺、共享研訓成果。
——比翼雙飛,各具特色。上托小學教育集團所探索實踐的集團化辦學模式以保證辦學質量與持續健康發展為原則,又遵循各校實際情況和校本特色,從辦學理念到管理模式,從行政團隊到教師團隊,四校區在辦學上真正實現聯結、互動的良好局面。集團自成立以來,努力搭建各校區優質資源共享平臺,實現高品質的校區融合教研,各校區聚焦“雙減”,著力打造高效課堂,推進集體備課,教研常態化、多樣化、綜合化。為高質量的學習提供保障,促使學生健康、快樂、幸福成長。
集團定期組織跨校區的推門聽課,名師示范課、青年教師匯報課、教學研討會、培訓會、“青藍工程”師徒結對等活動,推動集團名師做好青年教師傳幫帶工作,做到一帶德、二帶才、三帶教、四帶研,在教育的路上,薪火相傳,共振木鐸。
每周一集團都會對四個校區下發工作提示,每個校區根據工作提示形成每周的工作行事歷并上報集團校,既有安全教育、做好考勤等常規工作,也有各校區根據實際制定的如“金秋助學”、“最美辦公室”評比等自選動作。此外,各校區德育活動、工會活動深度融合互動交流。如“10.13建隊活動”“班級小籃球聯賽”“慶祝教師節”“集體過生日”“教工徒步”“每日微信運動”等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強化了上托人的集團意識,互贏共生、“一家親”的氛圍日益濃厚。
——落實雙減,精準施策。“雙減”減輕了學生的作業負擔,減輕了學生家長的校外培訓費用負擔,但同時也給學校和教師帶來了更多的挑戰。“雙減”政策實施以來,集團精準施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抓課堂,實現課堂增效。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雙減”的前提是課堂增效,而課堂增效的根本是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為此,集團通過同課異構、公開課、示范課、展示課等積極調動教師研讀教材的能力;并傾盡全力,引進全國閱讀名師,通過名師引領,加強對教師的閱讀指導課的培訓。以生為本、以學定教。為了能更貼近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做出高質量的課件,要求全集團教師參與信息技術2.0培訓,學習新的教學信息技術手段。
抓作業,嚴格作業要求。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必要補充。集團在作業管理方面也下大力氣:完善作業管理制度,制定了作業精編制度,作業布置公示制度,作業檢查制度和考評細則,并納入量化管理;加強考核確保落實,根據作業管理制度和考評細則,每周檢查作業布置、批閱和學生完成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及時整改;合理調控作業總量,嚴格按照學校制度,合理調控學生書面作業總量,書面作業完成時間不超過30分鐘,充分利用課后延時服務時間,讓學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精心設計分層布置,要求任課教師依據學習內容,精心設計作業,做到分類、分層布置作業鼓勵彈性和個性化作業。同時將家務勞動、綜合實踐及德育活動等納入家庭作業內容,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動手動腦能力。
“星光不問趕路人。”2022年度各校區語文、數學、英語、音樂、道德與法治、體育、美術等學科在區優秀教學設計大賽中屢獲嘉獎。在指導學生書法、繪畫、作文等比賽中,收獲市級獎項113人次。多位教師的論文在國家、省市級刊物發表。教師榮獲市、區級示范課10節。
?創新篇:
五育并舉,藝體培養,浸潤學生心田
上托小學教育集團整合各校區資源,根據學生年齡的特點、學段要求、各校區實際和特色建設等情況,積極探索建立“4+2X”課后服務模式,組建了古詩詞吟誦、科技制作、機器人、合唱、舞蹈、電腦制作、播音與主持、辯論與口才、圍棋、書法、足球、籃球、田徑、武術等20多個特長興趣小組。遵循“五育并舉”原則,關注學生全方位成長,讓孩子的生命之花盡情綻放!既培養了學生的興趣,又發揮學生了的特長,并致力于打造籃球、辯論、足球、書法特色學校品牌。進一步增強了教育服務能力,切實提高了學校辦學滿意度。
上托小學校區已掛牌全國籃球特色學校,籃球U12組連續五年獲區賽冠軍,2022年獲市賽冠軍,其中U10組連續四年獲市賽冠軍,并連續4年代表衡陽市參加省級比賽,進入省級小籃6強。一直以來學校積極推進陽光體育運動,校體育教師團隊創編籃球操、室內操,極大地豐富了大課間活動內容,確保學生每天不少于1小時的鍛煉時間,增強了學生身體素質,形成了良好的校園運動氛圍。
開展校園足球就是重視足球運動的宣傳、推廣和普及。體育教師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階段、不同身體和心理特點設計教學方法,在課上開展有針對性的足球活動。在培養學生們興趣的同時,使其掌握基本的足球技術,為參與足球比賽夯實基礎。上托校區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班級足球隊,定期開展的班級足球聯賽深受同學們的喜愛。校足球隊近年來也斬獲了多項榮譽:2020-2021年區足球聯賽男子乙組兩連冠,2022年度區足球滿天星訓練營第三名。
上托校區現已獲得“衡陽市書法教育基地校”稱號,校內書法教研團隊利用自身專業優勢,創編校本教材,充分利用每日午間書法時間,致力于激發學生對漢字的認同感,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和書法藝術的熱愛,讓寫好字成為使學生受益一生的好習慣。
上托校區2022年首次編隊參賽,便在全市千余所小學中脫穎而出,一舉拿下“校園思享會”——第二屆衡陽市中小學思政辯論賽珠暉賽區冠軍、衡陽市亞軍的榮譽。學校著力打造思政教育啟蒙陣地,實施時代新人培育工程,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齊抓共管機制,努力培養更多擔當民族復興使命的時代新人。學校以思政辯論為抓手,打造辯論特色品牌課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展現出珠暉學子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展望篇:
雛鷹展翅試飛,風塵吸張——姿態昂揚
近年來,上托小學教育集團以昂揚的姿態闊步向前。辦學成績凸顯,多次協辦省、市、區級大型活動及賽事,社會美譽度日益增長!曾獲教工氣排球區賽冠軍,2020年元旦環城賽跑區、市冠軍, 2020年市廉風潤校園文藝演出二等獎,2021年市建制班合唱比賽一等獎,2021年度區校外工作先進單位,2021年度區宣傳工作先進單位,2021年度區星級文明校園,2022年市星級文明校園,2022年度衡陽晚報優秀小記者站,2022年“校園思享會”中小學思政辯論賽獲得珠暉區冠軍、衡陽市亞軍。享有區“無煙學校”等稱號。
四校聯動,同頻共振,創新中彰顯自我特色。百舸爭流,奮楫者先。面對新的時代,新的教育形式,新的教育改革浪潮,上托小學教育集團始終與時代偕行走在前列,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