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詩會訪談丨詩人不是一種職業,但創作沒有業余性——訪詩人張慧君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王敏 記者祝敏報道 亞里士多德認為沉思生活是一種最高的幸福,能獲得持久不變的愉悅,張慧君便是如此,在提及熱愛詩歌的原因時,她說道:“中學時讀了顧城和海子,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語言的魔力,語言仿佛很美味,好似珍饈一般被我品嘗,到現在也依然如此,讀書有愉悅感,遇到非常喜歡的地方就字字句句地品嘗,再加上智性的啟迪,這種學習和求知對心靈和頭腦來說同時是一種從不會厭倦、不會減弱而只會增強愉悅感的享樂?!币驗橄硎苓@種幸福和愉悅,張慧君從此與詩歌結下了不解之緣。
張慧君熱愛文學,從初二開始閱讀顧城和海子,初三開始在QQ論壇現代詩歌版塊“混跡”,她曾經希望自己未來成為一名有成果的寫作者?!叭绻锌赡?,我拒絕‘業余寫作’,因為那樣是沒有傾盡全力的?!睆埢劬f。
但高考填報志愿時,張慧君并沒有選擇文科專業,而是走上了另一條“不歸路”。2007年,她的父親得了鼻咽癌,高考結束后她前往武漢市腫瘤醫院照顧父親,在醫院待了近一個月。突然的變故讓她學會一種日后糊口的安生立命的本事以應對家庭未來潛在的經濟隱患,她選擇了“踏實本分”、“鐵飯碗”的北京大學的八年本博連讀的醫學專業。
醫務工作者的身份,并沒有讓張慧君放棄文學創作,而是讓她學會了用一種平等而深入的方式去體驗他人的情感、思維的能力。對張慧君來說,她的詩歌靈感來源是書本和生活?!霸谧x書的過程中,作為一個讀者我會去理解、領會和吸納,這個領會吸納首先是知識、心智層面上的領會吸納,但其中有一部分或者說更深層的一部分是生命層面的領悟、吸納。當我達到生命層面的領悟、體認時,一首詩就能夠誕生了,所以,我從來不做修辭游戲?!彼@樣解釋道。
“詩人不是一種職業,但創作沒有業余性,我所能做的也就是自我教育和持久努力?!闭沁@種傾盡全力的寫作和創作,張慧君的作品、譯作登上了《詩刊》《江南詩》《揚子江詩刊》《三峽文學》等刊物,還曾獲未名詩歌獎等。
日前,張慧君已入選第38屆青春詩會詩人。第38屆青春詩會將在衡陽石鼓區舉辦,談及衡陽這座城市,她表示:“我此前從未來過衡陽,但非常期待親身感受衡陽的人文和景觀,來感受“衡陽八景”,并且,來衡陽還有寫關于衡陽的詩這樣一個期待?!?/p>
“我非常期待參加這次詩會,與各位師長、詩友們交流,渴望批評和交流會帶來好的、無法想象的禮物。我還期待在衡陽留下一個美好珍貴的記憶?!睆埢劬缡钦f。
張慧君的詩:
溫暖
我們在冷空氣中走著時
我給女兒指那又大又圓滿的月亮看
女兒說:“月亮在帶著我們回家!”
等到了樓下,她又說:“月亮把我們送回家了”
我沒有理由喜歡這個樣子的自身
但你卻像金子一樣好
你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披著曙光
想去贊美你卻憂愁,這并非玩意兒
但丁的一顆燃燒的心給貝雅特麗齊吞下
他用光輝的語言寫高貴的東西
母親被女兒激動時,她也著迷了
又像先民發現了美麗的石頭——玉
匠人花費多少精力,勞動
開始是對工具和日常用器的貴重模仿
制造出不普通的玉器
美浪費人工。當你睡了
我吻了又吻,你嬌嫩的臉,柔軟的
唇,你動了一下,翻了個身
關上門,我在客廳的飯桌上讀書
上面的電水壺和玻璃杯,也是
高貴的。真的,平等被重建了
在共同生活中,愛也不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