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詩會訪談丨不追逐那些流走的浮云——訪詩人梁書正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王敏 記者祝敏報道“沒有什么可以讓我停下腳步/大霧彌漫/茫茫道路中行走的豈我一人/我獲得過高山和大海/收割過明月和繁星/塵埃飛揚的人間/亦有我踽踽獨行的背影/如今我還年輕/從未順從山河的走勢/當然/也不會追逐那些流走的浮云。”這首詩歌是梁書正的作品《登高抒懷》,2020年10月在《詩刊》發表。
梁書正喜歡登高,一得空閑就會去登山,登山讓他看得更遠,“似乎可以看到這滾滾紅塵,這洶涌人世,心靈也獲得一種廣闊而深邃的寧靜和慈悲”,他說:“一個詩人,要有廣闊博大的胸襟,見天地、見萬物、見眾生。行走和登高往往能給我們更深邃的看見、感知和思維。”
詩人站的高度、眼界和格局往往能決定他所能抵達的“境界”。長期以來,關于湘西的藝術呈現,無論文字或影像,都不乏把湘西神秘化而賦魅的做法。梁書正是湖南湘西人,但他筆下的湘西并不販賣怪力亂神的符號。“梁書正描寫具體而微的田園、日常和原鄉,是對邊地湘西的一次敞開與發現。在他筆下,湘西成為鄉土中國的微小縮影和文化切片。”著名評論家陳文敏這樣評價梁書正。
“我離開過家鄉,回望家鄉的時候,我看到的不僅僅是家鄉,而是整個奔涌的時代,在浪潮之下,個體生命的沖突、奔波和掙扎,需要愛和撫慰,更需要光芒?;氐郊亦l后,生活的巨掌之下,匍匐的蕓蕓眾生,自然就成了我要表達的源泉。詩歌,我覺得需要有根,這根,應扎在生活中,扎在大地上。”梁書正說。
梁書正在日常的、平淡的事物上洞悉著世界、在體悟映照中修煉自身,他看多了人間的悲歡離合,和普通人的掙扎、困惑和奮斗,詩歌漸漸長成他漂泊而荒蕪心靈中的花朵,并一路盛放。因此,他安靜的文字里裝下的是滿滿的悲憫、柔軟的情懷。在他眼中,一流的作品,一定是給人以希望和救贖。
在他的詩集《遍地繁花》《我心滿懷人世恩光》中,看似只記取生活底色的場景,卻搔到了生活深處的痛癢,他的詩歌通向心靈花園,他所挖掘的隱秘通道和拓展的生活邊界,不僅渡己也渡人,還渡眾生。
今年7月,梁書正被選為第38屆青春詩會參會詩人,他說:“我覺得意外,也非常榮幸。參評青春詩會已有多年,終于成了其中一個幸運者。我要感謝詩歌,感謝青春詩會,感謝評委老師,當然,也要感謝美麗而熱情的衡陽,感謝所有關注我的老師和朋友。愿詩歌把我們每個人都帶到更好的道路上。”
梁書正的詩:
洲上坪的黃昏
光芒盛大,普照古苗河,司馬坡,和尚山
萬物柔和而寧靜。此刻,有人身披晚霞出嫁
有人窮盡一生,終于獲得一堆小小泥土
遠處,落日是群山拋出的一枚硬幣
重復著古老而永恒的占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