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新聞網
              滾動新聞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教育頻道 > 教育資訊 > 正文:

              雁城好學校(33)∣耒陽市第一中學:引爆潛能,讓教育更美好

              2022-07-15 11:05:10   來源:中國衡陽新聞網   作者:陳麗珍 楊倩 趙福中 李洋杰
              分享到: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陳麗珍 楊倩 記者趙福中 李洋杰報道 攜唐韻之風華,越千年風雨而文脈綿延;揚新學之先聲,歷百年滄桑而薪火相傳。根承于杜陵書院、創辦于1902年的耒陽一中坐落于蔡倫故里,馬阜嶺下,耒水河畔,聚山水之靈秀,積千年歷史文化之底蘊,鐘靈毓秀,人文薈萃,素有“千年書院,百年名校”之美譽。

              學校始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黨建領航,堅定正確的辦學方向,做引爆潛能的教育,邁上了高質量、有特色發展的新征程。

              ?“強基+融合”,定準學校發展之向

              學校文化是學校育人之基,辦學理念作為學校文化的核心,是引領學校發展的文化基石。學校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要強化學校理念文化建設,并將其融合于學校立德樹人的全方位、全過程、全環節。

              耒陽一中注重開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精神成長,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學校是杜陵書院的辦學之地(公元907年)、耒陽新學的開辦之地(公元1902年)、耒陽蘇維埃政府的成立之地(1928年)、抗戰時期湖南省政府的臨時駐地(1939-1944年)。“四地歷史”生動詮釋了“憂國憂民的愛國精神、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敢于負責的擔當精神、大無畏的革命精神”,留給了耒陽一中寶貴的精神財富,這些精神成為了耒陽一中辦學值得傳承的優秀歷史文化基因?;诖?,耒陽一中提出并形成了師生共識的“引爆潛能教育”的辦學理念,即“面向每一個學生,高貴其精神,引爆其潛能”。該理念引領學校更加重視善待每一個學生,更加重視培養學生陽光健康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精神成長,更加重視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耒陽一中把“引爆潛能教育”的辦學理念與黨的教育方針融合起來,與教育教學規律融合起來,與教育發展改革的要求融合起來,與學校的辦學追求融合起來,確立了“培養全面發展、個性鮮明、精神高貴的時代新人”的育人目標,構建了以課程、德育、教學、研訓、管理、環境為內容的“引爆潛能教育”的理念體系,即“以生為本,多樣選擇”的課程觀,“促進學生精神正成長”的德育觀,“注重潛能開發,突出思維引導,成就個性發展”的教學觀,“尊重教師個性差異,激發其異步、錯位發展”的教師觀,“精管+細理”的管理觀,“精美+友好”的環境觀,形成了“文明樂群求實致美”的校風、“敬業樂教求精致善”的教風、“勤思樂學求是致真”的學風。學校積淀成了理念引領、課程多樣、教學導思、環境友好、管理精細化、研訓差異化的“潛能引爆教育”特色學校文化,實現了學校管理制度、教學行為和育人環境的深度融合。

              學校育人文化的進一步優化和拓展,達到了用優秀文化陶冶師生情操、凈化師生靈魂、提升師生境界、規范師生行為、涵育師生精神、引爆師生潛能的目的。學校文化建設取得優異成績,2021年10月,校黨總支書記、校長鄧玉明在耒陽市學校管理及底線工作培訓大會上以“守正創新,賦能學校高質量有特色發展”為主題,推介了學校“引爆潛能”的理念和實踐;2022年,榮獲衡陽市“書香校園”稱號。

              ?“異步+錯位”,筑牢學校發展之基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第一資源,隊伍建設是學校建設的第一使命,師德師風建設是隊伍建設的第一內容。教師群體個性豐富多彩,個體差異客觀存在。耒陽一中堅持鑄就過硬師德、實施差異化驅動、引爆教師潛能,促進教師“異步+錯位”發展,筑牢了學校發展之基。

              鑄師魂,筑牢育人之基。耒陽一中緊扣“師德師風”這一教師素質評價的第一標準,狠抓“五個堅持”,鑄就過硬師德。一是堅持黨建領航抓師德師風,將黨建工作融合于師德師風建設的全過程,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大力開展常態化“以愛和尊重”為主題的師德師風教育實踐活動,以黨風帶教風促學風,引領教師不斷提升師德修養。二是堅持思想鑄魂抓師德師風,始終把教師的思想政治建設擺在師德師風建設中的重要位置,健全常態化的政治理論學習制度,引導教師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決用“四個意識”導航,用“四個自信”強基,用“兩個維護”凝心,用“兩個確立”鑄魂。三是堅持理念引領抓師德師風,以“引爆潛能教育”理念為引領,科學制定了《耒陽市第一中學教師隊伍建設綱要》,進一步增強師德師風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構建了“全面+全體”的師德師風教育體系。四是堅持以師徒結對抓師德師風,學校一年一度的“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師傅、徒弟、學校”三方簽訂的協議中的第一條就是關于師德師風“傳幫帶”的要求,這種師德師風“傳幫帶”的做法,促進新教師在育人實踐中不斷錘煉和傳承優良的師德師風。五是堅持典型樹德抓師德師風,學校注重發掘教師身邊的師德典型,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并借助學校微信公眾號和各級官方媒體,推介師德優秀教師,講好耒陽一中師德故事。

              強師能,促進異步發展。耒陽一中堅持以差異化驅動為動力的隊伍建設策略,實施“三個驅動”,促進教師師能提升。

              實施差異化目標驅動。學校注重對教師的“分層推進”和“錯位引領”,促進教師異步發展和異域發展。“分層推進”即針對教師在能力與水平、年齡與個性上的差異,將教師分成三個層次,實施三個發展目標:堅持實施“青藍工程”,通過“結對子,鋪路子”的方式,培養促進年輕教師專業成長;堅持實施中堅工程,通過“壓擔子,搭臺子”的方式,經過“過三關”即教學關、教導關、教研關,促進教師專業提升,成為學校教書育人中堅;堅持實施名師工程,通過組織課題研究攻堅,引導骨干教師高階提升,鍛造名優教師。“錯位引領”即學校根據新課程改革實施的需要,鼓勵教師發展自身的優勢特長,引導教師在常規專業領域以外發展,主要表現為:或在教學上形成自己的風格與特色,打上個性烙印,體現鮮明特點;或在專業領域對某個方面深入研究,有所側重、形成優勢;或在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還興趣廣泛,一專多能。

              實施差異化研訓驅動。學校立足校本研訓,構建了包括進修培訓、學歷提高、繼續教育工程在內的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師培訓網絡,滿足教師的不同需求,為教師的專業發展補充“營養”。首先,依托教研組、備課組兩大陣地,建立了以教師發展處為龍頭,教研組和備課組為主導,課題組與教師個人為主體的三級校本研訓網絡,引導全體教師積極參加不同形式的校本研訓活動,促進教師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發展。其次,開辟多種研訓渠道,既注重“請進來”和“走出去”,又注重發揮本校專家的示范引領作用,鼓勵、督促教師在交流互動中擴大視野,提升專業素質。第三,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管理研究活動,組織教師緊扣學校實際和自身需要,積極參與校本教研和開展不同層次的課題研究,促進教師提升專業能力。

              實施差異化評價驅動。學校對教師實施多方面、多批次、多主體、多方式的評價機制。多方面評價即既重視對教師素質、能力、業績、工作量等評價,更重視對教師師德師風的評價;多批次評價即既重視對教師的年度終結性評價,更重視常態化的動態評價;多主體評價即根據不同主體的評價關注點的不同,既重視專家、教師同行、教師自身的評價,更重視學生和家長的評價;多方式評價即既注重定量評價,也注重定性評價。這種多元化的評價體系,給予了教師全面而公正的評價。

              差異化驅動策略的實施,激活了教師的潛力,大力促進了學校教師隊伍師德素質和專業能力的顯著提升,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成績顯著:學校有全國模范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特級教師3人,正高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142人,衡陽市學科帶頭人4人,衡陽市骨干教師、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共76人,衡陽市優秀教研組9個;2021年,學校再次榮獲湖南省在線集體備課大賽“最佳組織獎”;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經驗做法被學習強國等國家和省市級多家媒體推介。學校教育科研成果豐碩,2022年榮獲衡陽市第五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三項,湖南省第五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兩項,其中,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普通高中學生生涯規劃教育研究》成果榮獲省二等獎。

              ?“整體+系統”,夯實學校發展之根

              關愛、善待每一位學生,促進學生精神成長是教育的重要使命。近年來,耒陽一中堅持把促進學生精神成長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追求,把立德樹人、推進德育工作改革創新放在育人工作的首位,構建了德育理念,健全了德育機制,完善了德育內容體系,創新了德育實施途徑,打造了德育活動品牌,形成了“整體+系統”的德育工作新特色。

              ——瞄準落腳點,促進學生精神成長。學校緊緊圍繞“培養全面發展、精神高貴、個性鮮明的時代新人”這一落腳點,豐富了“潛能引爆教育”的德育理念(四精神、兩品質),即面向每一個學生,培養其具有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探索創新為特征的時代精神、勇于負責的擔當精神、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富有良好教養的人格品質、陽光健康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精神成長。

              ——抓住著力點,發揮網絡育人功能。學校堅持抓住“教書育人重在融合和滲透,服務育人重在保障和關愛,環境育人重在熏陶和浸潤,管理育人重在評價和促進”這一著力點,構建了整體實施的德育工作網絡,形成了“時時育人、處處育人、事事育人、人人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學校組建了“四縱三橫”的德育工作機制,即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學生發展處和團委會、年級、班級四級由上而下縱向延伸,學校、社區、家庭三方面由內而外橫向拓展;著力強化了四支隊伍建設,即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富有戰斗力的班主任隊伍,理念先進、心理健全、樂于奉獻的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心靈陽光、樂于助人、善于感知發現問題的學生安全信息員隊伍,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強的學生干部隊伍。“四縱三橫”的德育網絡和強有力的四支隊伍匯聚了育人合力,促進了德育工作落實落細落小,為保障學生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緊扣關鍵點,完善德育內容體系。學校與時俱進,以《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為遵循,緊扣“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五個關鍵點,針對三個年級學生的不同特點,確定各年級分別以適應教育、人格教育、成人教育為側重點,系統構建了“五育三側重”的德育內容體系。學校還特別注重心育,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堅持“全面深入,全員參與,全科融合”的“三全”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讓心理健康課入課表、上講臺,滲透于教育教學工作的各環節,構建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六大體系”,即機制保障體系、隊伍建設體系、條件支撐體系、課程教學體系、文化活動體系、隱患排查預警體系,為學生“強心健心”賦能,優化了學生心理建設,促進了學生潛能的開發。

              ——巧用結合點,開發德育基地資源。學校結合新時代德育工作的新目標、新要求,開發和巧用校內外的德育基地資源,發揮其育人功能,開辟了德育工作的新途徑。杜工部祠、禁毒教育基地、烈士陵園、蔡倫紀念園、培蘭齋黨史館、耒陽農耕文化博物館、蔡倫紙都博物館等“一祠一地兩園三館”成為了學生了解歷史、了解耒陽、了解學校,開拓視野,增長知識,培養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涵育高貴精神的“新課堂”。

              ——把握突破點,引導學生自主成長。學校把“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長”作為提高德育工作實效的突破點,堅持面向每一個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學生體驗和實踐,構建了“自主體驗式”德育活動模式。在傳統德育活動的基礎之上,學校推陳出新,堅持開展走進軍營、走進工廠、走進社區、走進農村、走進大自然,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立志達標等“五進一學一達標”系列德育實踐活動,打造了開學第一課、成人典禮、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校園體育節、中華經典文化誦讀、心理健康教育月、烈士紀念日、誠信高考教育等德育品牌活動,突出讓每一個學生在活動中自主參與,在參與中自主體驗,在體驗中自我教育。“整體+系統”的德育模式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既優化了德育效果,有效促進了學生精神成長,又守住了學校安全發展的底線。2022年,“拾金不昧好少年”許潔被評為衡陽市德育標兵,鄧博峰同學被評為湖南省優秀學生。

              近年,學校先后獲評湖南省文明單位、衡陽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衡陽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2022年4月,耒陽一中“整體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優化學生心理建設”經驗和做法在耒陽市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現場會上,向全市推介。

              ?“素質+個性”,實現學校發展之本

              教育質量是辦人民滿意教育的試金石,也是學校發展之本。耒陽一中堅持以教學為中心,質量為核心,以課程體系建設、課堂教學改革、教學常規管理為抓手,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著力引爆學生潛能,力促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構建了“素質+個性”的教學特色。

              ——完善課程體系,筑牢質量提升基礎。課程體系的構建是學校全面育人和特色發展的基礎性工作,也是提升學校教育質量的基礎所在。學校堅持“以生為本,多樣選擇”的課程觀,進一步完善學校課程體系。首先,嚴格執行“國家基礎性”課程計劃,面向每一個學生,開齊、開足、開好國家基礎性課程,特別是落實好非高考科目國家基礎性課程的教學和考核,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其次,開發實施“學科拓展性”校本課程。立足學校教師資源的實際和學生發展的需要,開發實施學科拓展性校本課程,并加強學生發展指導。截至目前,先后開設了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等學科的15門拓展性校本課程。再次,重視建設“社團活動類”實踐課程。先后組建了科技創新社、文學社、演講社、天文社、動漫社、街舞社等32個社團。以首屆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為契機,成功舉辦了“多彩社團,青春飛揚”的社團風采展;以省科技創新示范校的建設為依托,多點發力開展科技創新教育及學科競賽活動,取得新成績。學校進一步完善和規范音、體、美各專業隊訓練的教學管理,體藝競技展現新實力,素質教育之花競相綻放。完善的課程體系既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又滿足了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讓校園真正成為學生自主成長、潛能引爆的舞臺。

              ——抓實教研教改,增強質量提升動力。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以研促教,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助推學校教育質量提升的動力。首先,構建“校本化教研”實施機制。以備課組為單位,立足于課堂教學,研究如何教;立足于學生學習,研究如何學;立足于學科教學宏觀或中觀問題,開展課題研究攻關,解決學科教學的疑難問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其次,深化“多樣化課堂”教學研究。開展名優教師示范課、青年教師展示課、同課異構課、“一師一優課”等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研究活動,促進名優教師高階提升,青年教師高效成長。再次,探索“四環節導思”教學改革。立足“注重潛能開發,突出思維引導,成就個性發展”的潛能引爆教學理念,堅持以“導思”為核心,構建了以“目標導航,新知導學,疑難導思,達標導練”為環節的“四環節導思”教學模式,注重落實課堂教學最后5分鐘的達標導練。該模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著重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碰壁點撥過程中構建學科基礎知識體系,提升學科核心素養和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第四,推進“小時段學習”教學創新。“小時段學習”賦予了年級學科教學時間安排的自主權。年級和各學科備課組根據學科教學需要,有針對性地安排學習時間、學習方式、學習任務。其特點是以周為單位安排、學習時間短、循環次數多、注重基礎、以專題形式進行。這種方式實現了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精細化管理,有效增強了學科教學的針對性,提升了學科教學質量。

              ——落細教學常規,優化質量提升保障。落實落細教學常規,創新教學管理,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保障。學校堅持“精管+細理”的管理理念,構建了年級、課程教學處、學校三級抓教學常規的機制。實行日常巡查,即年級根據《耒陽市第一中學教育教學常規日巡查制度》,以每日的教學巡查為抓手,重在及時督促、檢查教師教學常規的實施過程和環節的有效落實情況。落實定期檢查,即課程教學處根據《耒陽市第一中學教育教學常規評價制度》,以每月一次的伏案工作檢查、評價、通報為抓手,推進教學常規落實,并把檢查結果納入教師年終教學工作評價。創新學校督導,即學校根據《耒陽市第一中學教育教學督導實施辦法》和《耒陽市第一中學教學督導評價細則》,以督導為抓手,組織校內專家走進課堂看教情,走近學生看學情,深入年級、班級看管理,構建了學校層面的“三全督導”模式。“三全督導”即全員督導、全面督導、全程督導。全員督導就是對全校每一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督導;全面督導就是對教師的備課、課堂教學、作業批改、聽課、課后輔導及班級、年級管理等工作進行全面性的督導;全程督導就是對每一屆的高一、高二、高三學年段進行督導,督導評價結果作為教師年度考核的依據之一。學校的“三全”督導,得到了上級教育部門的高度評價,被湖南省教育廳督導網作為經驗交流推介。

              “課程、教學、管理”三管齊下,促進了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2021年,學校被評為衡陽市普通高中高素質人才培養先進單位。2022年,教學質量實現“低進高出”“高進優出”,高考成績再創新高。在2021年10月舉辦的第42屆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學校參賽的兩個項目均獲得省二等獎;在2021年全國中學生物理、數學、化學、生物奧林匹克(初賽)競賽中,學校共有19 位學生獲學科奧賽國家級獎;2021年,校男子籃球隊勇奪衡陽市中學生籃球賽冠軍,校女子排球隊榮獲衡陽市中小學生排球賽一等獎;11位學生在省、市“獨唱、獨舞、獨奏”比賽中斬獲佳績,學校榮獲衡陽市中小學生第六屆建制班合唱比賽一等獎。2022年4月,耒陽市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現場會在耒陽一中隆重召開,全市150余名中小學校長參加現場會,現場會重點推介了耒陽一中“構建質量保障體系,賦能教育質量提升”的教育教學經驗。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新時代的奮進號角已經吹響,耒陽一中正以奮進者之姿,乘風破浪,披荊斬棘,引爆師生潛能,朝著全面實現“辦學理念精準、教師隊伍精良、校園環境精美、學校管理精細、育人質量精品”的高質量、有特色的學校發展目標揚帆遠航,讓教育更美好!

              国产一级毛片特级国产毛片_久久精品视频777_亚洲最大的中文字幕无码_2022色五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