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縣激發屋場黨小組戰斗堡壘作用 筑牢防汛救災“紅色堤壩”
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邵俊杰報道 近段時間,持續的強降雨導致衡陽市衡南縣23個鄉鎮(街道)不同程度受災。對此,衡南縣干部群眾積極行動,聞“汛”而動,通過屋場懇談會,激發屋場黨小組的戰斗堡壘作用,引領群眾親幫親、鄰幫鄰、戶幫戶,開展水毀工程修復和轉移群眾安置工作。目前,在全縣上下的努力下,該縣無人員傷亡,各項恢復工作正有序進行。
在相市鄉合溪村相市河的丁泗橋涵洞旁,記者看到,一臺挖機正在作業,不一會,河水中的大堆蘆葦裝滿了卡車廂,卡車將這些蘆葦及時運走。原來,在6月5日晚上,水閘被上游沖下來的大批蘆葦堵了,沿江的大片水稻被淹。不僅如此,5月30日的大暴雨造成相市鄉近7000畝農作物不同程度受災,部分骨干塘壩、閘涵損失,連夜轉移低洼處群眾35人,直接經濟損失400余萬元。6月5日,特大暴雨再度來襲,農作物受災面積9680畝,公路垮塌8處,損毀塘堤壩20余處,山體塌方堵塞交通3處,倒塌房屋(空心房)8間,洪水漫灌魚塘30多口,沖毀堰堤1處,直接損失上千萬……
現場,一名身材瘦小卻正在揮著鋤頭的身影引起來記者的注意,經過詢問才得知,72歲的屋場黨小組成員李云根正拿著鋤頭,協助挖機清理堵塞的河道。受強降雨影響,這處涵洞被上游沖來的蘆葦、樹枝等雜物堵塞,造成河道兩旁500余畝稻田被淹,5日下午雨停之后,當地屋場黨小組立即組織挖機和車輛,對河道涵洞清淤疏浚。
“李老72歲了,是一位癌癥患者,也是參加此次防汛搶險的黨員之一,在這次的暴雨中,我們村的黨員干部們,充分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相市鄉黨委書記肖明劍說。
肖明劍介紹,鄉黨委政府根據上級指示,在暴雨前就多次緊急會商,安排鄉村干部和相關職能站所干部職工全部下沉村組,排查老舊房屋等隱患,通過設立警示標志、勸導村民搬離、禁止通行等措施進行應急處置。災后,立即走訪受災群眾,到村組召開屋場懇談會,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查災核災救災,科學指導生產自救,部門聯動,多措并舉,幫助解決受災群眾解決生活難題,指導災后重建。
在此輪降雨中,相市鄉12個村不同程度受災。災情發生后,當地鄉村干部全部下沉一線,通過屋場懇談會發動基層黨員和群眾骨干,迅速開展災后重建和生產恢復等工作。
而在衡陽海拔最低的衡南縣咸塘鎮,8小時降雨量達176.7mm,咸塘村、高橋村等地多處道路中斷,200多戶群眾被洪水圍困。因預警及時,當地黨員干部迅速轉移群眾到親友家或敬老院進行安置,屋場黨小組成員和村民還組成服務隊,運送生活必需品,保障轉移群眾生活需求。
暴雨停歇后,衡南縣各受災點紛紛第一時間召開屋場懇談會,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查災核災救災,科學指導生產自救,部門聯動,多措并舉,幫助解決受災群眾解決生活難題,指導災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