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陽市大和圩鄉:“四步法”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劉珺瑤報道 “整治人居環境,人人受益、人人有責,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2020年以來、特別是2021年啟動鄉村治理標準化工作以來,耒陽市大和圩鄉深入實施“四步法”扎實推進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取得可喜成效。
一是“說”起來。堅持村村通廣播、移動宣傳車每天早、中、晚“三個半小時”、鄉村兩級干部每月不少于一輪次進組入戶宣講生態環保、衛生健康、“門前三包”等常識和工作要求,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村民意識認知,“整潔衛生、美化環境,人人盡責、共建共享”成為普遍共識,“整治人居環境等不得”已成百姓的最大談資和行為自覺。
二是“干”起來?;I集超5000萬元全面推進“硬、綠、亮、凈、美”化工程,鄉村兩級每月1-2天專題開展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黨員干部、灣村明白人等固定每周五進村入戶環境衛生開展志愿服務,全面清理溝渠、道路、圩場、垃圾站等公共區域衛生,讓老百姓在實際行動中受益,并自發落實房屋周邊、門店前后等環境衛生“三包”要求,“三歲娃娃搞衛生”成為鄉村一道靚麗風景。
三是“爭”起來。邀請村民代表、鄉賢能達、市場經營戶等共同參與制定和監督實施人居環境治理工作細則和考核標準,鄉每月評比環境衛生先進村,村每周評選環境衛生先進組、戶,評選結果設置紅旗板公布并在“三個半小時”循環播報;民主評議打分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數,“有分必爭、分秒不讓”勢成村、組、戶的“競技場”。
四是“考”起來。將鄉黨員干部、村支兩委參與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納入月工作點評、季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列為鄉黨政班子會議固定議題,設置專班專人收集情況、建立臺賬,發現和問題采取約談、通報、限時整改,不斷提升工作的自覺性和執行力。“年終績效本就不高,但更重要的是若因環境衛生整治不夠好而扣錢,那就太丟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