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新聞網
              滾動新聞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教育頻道 > 雁城好學校 > 正文:

              雁城好學校(4)∣衡南一中:讓每一個學子,遇見最好的自己

              2022-05-11 23:55:53   來源:中國衡陽新聞網   作者:寧朝華 鄧云帆 李洋杰
              分享到: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寧朝華 鄧云帆 記者李洋杰報道 香樟蒼蒼,歲月悠悠。在美麗的耒水之濱,有這樣一所高級中學,她始創于1905年,初名衡清師范學堂,從西湖書院到衡南向陽,數遷校址,十易校名,至今已有117年歷史;她少有宏偉高大的建筑,卻自然幽雅,享譽甚高,1981年被確定為“湖南省重點中學”,已連續十六年被評為“衡陽市高中教育質量先進單位”,五次榮膺“衡陽市高素質人才培養先進單位”稱號,是莘莘學子十分向往的成才沃土;她招生范圍囿于縣區,卻成績斐然,創辦高中以來已培養逾2萬余名優秀學子,近20年來有22名學子被清華、北大錄取,名列衡陽地區前茅,連續九年本一本二上線人數位居衡陽地區第一。她,就是衡南縣第一中學。

              進入新世紀以來,該校堅持“立德樹人,為國育才”辦學思想,堅持“用心用情育人,因人因材施教”辦學理念,堅持建設“五個新一中”發展目標,以培養“胸懷天下,放眼世界”的時代英才為己任,竭力讓每一個學子在衡南一中,遇見最好的自己。

              文化立校,潤澤師生心靈

              耒水蜿蜒,載著學子的夢想,流向遠方;香樟茂盛,啟迪學子的思想,走向深邃。盡管地處縣域鄉鎮,沒有區位優勢,交通相對不夠便利,但是衡南一中依托自然條件,著力打造出優越的人文環境和優秀的校園文化。

              百年老校,自有底蘊。簡潔雅致的教學樓掩映在一片蔥蘢的綠樹之中,富有年代感的建筑和現代化樓宇合理布局,相互輝映。亭榭典雅,竹園清新,曲徑通幽,佇立于校園大道的首任校長書畫家曾熙的塑像給人以莊嚴肅穆之感,校園廣場“志存高遠”雕塑,給學子以精神的激勵。這里的每棟樓,都有一個意蘊頗豐的名字:致誠、知行、凌云、軒昂、蘭蕙……這里的每座亭,都有一個悅耳動聽的稱呼:怡然、桃李、思源、向陽……班級文化墻內容豐富,活潑生動;樓梯、走廊墻壁上或懸掛經典詩詞佳句,或拓印偉人名言語錄;地下通道的文化長廊,圣賢大師之言散發智慧的光芒,字字入心,勸導學子立志修身、為學處世。“揚石鼓之文氣,缊船山之精神”,洋洋灑灑的石刻《衡南一中賦》,立意高遠,典雅厚重;鐫刻著勤、誠、美等大字的文化石,既美觀醒目,又啟智潤心。“讓每一面墻壁說話,讓每一個角落融入美”是衡南一中校園文化建設的總體愿景,也是真實寫照,行走在校園大道,既是一種心曠神怡的獨特享受,更是一種美的熏陶和陶冶。

              以特殊的時間節點為契機,衡南一中注重以時代先進文化潤澤心靈。2021年是建黨一百周年,學校黨建活動豐富多彩,組織黨員和青年教師赴桐梓山革命根據地、羅榮桓及夏明翰故居等教育基地參觀學習,舉行“憶苦思甜飯,特色紅軍餐”、“師生同唱愛國歌曲”、“五老講黨史”、“黨員書法比賽”等教育活動,激勵廣大師生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增強干事創業的闖勁、干勁和韌勁,切實提升了師生的人文情懷和思想境界。五四青年節、國慶節等重大節日,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學子學習革命先輩崇高風范,激發學子愛黨愛國熱情。每逢傳統佳節,通過校園廣播、宣傳欄營造節日氛圍,讓學生感悟傳統文化之美,增強文化自信。校報及文學社刊《茶花》,成為學子彰顯才華的天地和展示校園文化的窗口。

              “人有金石氣,室有玉蘭香”,如今已成為衡南一中師生的座右銘,并悄然涵養成當前的文化氛圍。所謂的金石氣,體現在衡南一中人從未改變的淳樸氣質當中,體現在老師們默默堅守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中,更體現在師生始終腳踏實地追求更高目標的行動中。滋蘭樹蕙,馨香遠播,化為遍布海內外的學子對老師們嚴謹治學、愛生如子的美好印象,以及家長和社會各界對“衡南一中老師真敬業,衡南一中的學生很出色!”的盛贊。

              多措并舉,打造一流師資

              “在本次全省同課異構比賽中,我校教師表現優異,十幾位老師獲得大獎;在衡南縣第二屆優秀教研組評選活動中,我校語文、英語、化學教研組被評為優秀教研組……”在衡南一中微信工作群中,捷報頻傳。這,便是該校以卓有成效的師資建設舉措帶來的必然結果。

              “什么都可以重來,學生發展不能重來,什么都可以等待,學校發展不能等待。”學生和學校要發展,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是關鍵。沒有教學質量的提高,沒有教研水平的提升,沒有真抓實干的作風,就不能在名校之路上走得更遠。據黨委副書記、校長佘焱介紹,近年來衡南一中構建了教師專業成長激勵機制,為教師發展設置了六級階梯,即教壇新秀、青年骨干教師、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首席名師、學部委員,輻射各個年齡階層,打通專業上升通道,讓所有教師都有發展空間,有目標、有追求、有動力、有成就。

              “為讓青年教師盡快從站穩講臺到站好講臺,學校一以貫之實施‘青藍工程’,讓名優教師帶徒弟,在備課、授課、教研等各個環節進行指導,并定期舉行上課、命題和解題比賽,實行“四定五備六統一”備課模式,促使青年教師快速成長。”談到青年教師培養,副校長肖小華如數家珍。據肖副校長介紹,學校在打造名師隊伍方面措施新,見效快,已為13個學科設立校級和縣級名師工作室,有管理辦法,有工作要求,有經費保障,充分發揮名師引領示范作用,積極支持經驗豐富的資深教師成立“名師工作室”,投身于教學研究,同步推行“名師課堂”,在教學中發揮引領作用;大力倡導資深教師多跟班隨堂聽課,多提意見建議,多傳經送寶,幫助新教師早日成為教學中堅力量。

              在縣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學校充分考慮教工的需求,實行暖心安居工程,建設了高規格的教師家園,開設了教師之家,積極興建青年教師公寓和教工自助餐廳,不僅在待遇上向一線優秀教師傾斜,依托校友愛心基金會,在每年教師節對業績顯著的教師及嶄露頭角的新秀進行隆重表彰,而且在提拔用人方面做到“唯德、唯才、唯能”,讓老師們有職業獲得感和幸福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衡南一中緊緊圍繞“四有好教師”和“四個引路人”標準,努力讓高尚師德成為老師們的自覺追求。黨委書記賀朝暉率班子成員達成共識,將自己定位為“服務者”,做老師們的知心人和貼心人。教工遇到困難時,他們會第一時間深入其中,傾聽心聲,解決問題;與青年教師談心交流時,會真誠地鼓勵他們做談吐高雅、知識淵博、守理明事、公道正派的好老師,用教學業績和道德光輝照亮自己,更照亮他人。校內值班、寒暑假大家訪,校領導與班主任一同堅守崗位,與老師們一道長途跋涉,深入學生家庭,走進學生心靈。

              榜樣是精神,更是力量。領導的率先垂范,充分激發了老師們干事創業的熱情。據副校長陳明明介紹,孩子們在衡南一中就讀,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上,都能得到切實的關愛,學校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要求,努力打造溫馨的留守學生之家,讓節假日留校的孩子得到悉心照顧和陪伴,讓家長們真正消除后顧之憂。衡南一中家長群體當中流傳著許多佳話:學生有困惑和難題時,不管多辛苦,老師們總會抽出休息時間耐心輔導,不厭其煩,像親人一般暖心;發現學生閃光點時,老師們會及時關注,贊賞表揚,像朋友一樣真誠;學生深夜生病了,一個電話,班主任會第一時間趕到身邊,護送就醫,關懷備至,像父母一樣貼心……正因為如此,近年來衡南一中在生源質量并不占優的情況下,高考本科升學率連續穩居全市第一,很多孩子盡管入學成績并不出眾,但是在學校和老師的關心鼓勵下,高考進步幅度非常大,甚至一鳴驚人。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多渠道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成效顯著,近年來衡南一中涌現了李小華、徐水文、賀麗萍、唐小良等一大批教學教研先進工作者、縣市骨干教師、市級師德先進個人和學科帶頭人,盧嘉瑜、綦湘軍等數十位老師被評為“衡南名師”,高中學科縣級“名師工作室”學校“獨占七個”。僅2021年,學校結題及獲得省一等獎課題就有9個,教師論文獲省級以上獎項100余篇,在“中國好教育同課異構教學大賽”中,蔡莉、劉歡等9位老師獲一二等獎,黃金艷老師獲得生物組冠軍。在湖南省在線集體備課大賽中,甘彩霞、謝小花等5位老師獲特等獎,周小娟、熊麗娟、羅絲等16位老師分別獲二三等獎。

              用心用情,筑就英才之路

              “盡管輪椅束縛了我的雙腿,但從沒有束縛我的內心和夢想,我會努力為自己拼搏出一個不悔的未來。”畢業于衡南一中的“輪椅女孩”謝可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堅定地說。5歲那年,她遭遇不幸,被診斷患有“脊椎完全性橫斷損傷”,終身只能坐在輪椅上,身殘志堅的她不向命運屈服和低頭,在2021年高考中取得了總分627分的好成績。

              不幸的可欣初入學堂時,在考試中總分只拿到17分,進入衡南一中就讀后,媽媽又罹患肺癌離開了人世。高考成績揭曉的那一刻,可欣對一直陪伴的爸爸說,她要感謝很多人。

              她說永遠也不會忘記,母校衡南一中不僅提供了經濟上的幫助,而且非常貼心地把她所在班級的教室安排在低樓層,班主任細心周到地將她的座位安排在最方便出行的第一排,并留出輪椅活動的空間,還在各種細節上給予關心和鼓勵??蓯鄣耐烂刻鞎退砗米?,裝好飲用水,和她分享一些有意思的題目,給她講解解題方法。學校和班級就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讓她徹底拋卻了曾經的自卑情緒,堅定了對未來的信心,最終用奮斗唱響了自己的圓夢之歌。“輪椅女孩”的成功,既充滿了勵志的意義,又充分詮釋了衡南一中“用心用情育人”的辦學理念。

              走進這所曾培養過全國物理奧賽第一名、全國理綜第一名、全省理科狀元等優秀人才的省示范高中,感受到的是學子青春蓬勃的朝氣和淳樸向上的精神面貌,可見學校在育才方面自有一套。黨委書記賀朝暉說:我們要將每一個學子培養成有家國情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中國英才,要讓孩子們胸懷天下,放眼世界,能夠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

              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據校長佘焱介紹,衡南一中始終踐行“五育并舉,德育為首”育人理念,并提出了“抓在高一,拼在高二,贏在高三”一體化思路,高中三年各有側重,目標明確,形成了大德育體系。高一年級以新生軍訓、文明衛生評比、班級合唱比賽、道德模范評選、主題演講征文等活動為載體,重點開展入學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家國情懷,樹立遠大理想;高二年級以學科競賽、書法比賽、作業展示、常規評比等活動,重點開展細節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學科素養培養,磨煉堅強意志,培養拼搏精神;高三年級以勵志遠足、十八歲成人禮、高考百日誓師、畢業典禮、趣味運動等活動為載體,開展理想信念教育、迎考心理教育等,讓學生以最佳狀態參加高考,邁向人生新征程。

              為確保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學校還全力搭建“家校共育”平臺,舉行各年級家校懇談會,召開線上線下全員家長會,傾聽家長意見,傳達教育理念;開展假期“大家訪”活動,做到學校關愛“零距離”,家校對接“無縫隙”,凝聚了家校共育的合力。同時,建立高標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備強大的專業心育團隊,定期開設“生命健康教育”課,邀請醫學和心理專家來校講座,傳授身心健康知識,建立心理健康檔案,構建三級心育網絡,為學子健康成長撐起一片“晴空”。2021年9月,在全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進會上,該?!?ldquo;三全三聯三融合”心育模式備受肯定,并作為先進經驗予以推介,吸引了一批兄弟學校前來交流學習。

              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課堂高效決定質量高效。課堂高效具體體現在品德高尚、思想高深、見識高遠、互動高頻上。為此,學校全面推行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改革,積極探索“1+7”課堂模式,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讓曾經“沉默的大多數”變為活躍的主體,學生們敢于表達與質疑,化被動為主動,真正成為問題的解決者,而非答案的被動接受者。經過不斷探索和有效實踐,衡南一中的課堂呈現出了新氣象和新境界。

              與此同時,學校建立了“初高一體,六年一貫”培優制度,貫通初高中競賽培優體系,成立了數學、物理、地理強基競賽名師工作室,組建專業團隊,優化培優工作。據衡南一中副校長、云集校區(原北斗星中學)校長黃先桂介紹,目前學校培優舉措對初中學子產生了強大的輻射效應,云集校區優生比例得以顯著提高。學校補短與培優同步推進,各年級部精選對象,優化師資精準補短,盡心竭力讓所有學子學有所獲,學有所成。專業培養方面堅持“創新發展,突出特色”,音體美特長教育卓有成效,校文藝隊、田徑隊、籃球隊在衡陽市獨領風騷,在2021年衡陽市第十一屆田徑運動會上,共有31名同學獲得名次,其中10余名同學獲得前三名。據了解,衡南一中還是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足球特色學校,是湖南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和定向運動三大訓練基地之一,被評為“湖南省藝術教育先進單位”,為國內外重點專業院校輸送了大量人才,培養了眾多文體之星。

              改革強校,加快發展步伐

              面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宏偉藍圖,學校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是要抓住正逢其時的機遇,迎接不期而至的挑戰,科學研究謀劃,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辦教育,需要情懷,更需要一種擔當精神。衡南一中是省示范性高中,也是衡南教育的一面旗幟,我們將全力以赴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衡南一中黨委書記賀朝暉說。

              履職以來,賀朝暉與班子成員高度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根據學校歷史和現狀,構建了“123456”工作思路和發展愿景。即:明確一個定位,就是要將衡南一中辦成“全市第一,全省一流”的好學校;強化兩個意識,即省示范意識和英才意識;注重三個發展,即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內涵發展,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抓好四項工作,即抓好隊伍建設,抓質量,抓管理,抓服務;建設“五個新一中”,即建設品質一中、人文一中、和諧一中、幸福一中、美麗一中;堅持“傳承、創新、發展”六字辦學方針,即傳承百年優良傳統,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123456”工作思路,得到了全校教工們的廣泛認同。

              未來始于遠見,遠見促成創新。圍繞“五新一中”建設,學校既立足于現實,又堅定追求更高境界,從硬件到軟件都有質的飛躍。黨建方面,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將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工作緊密融合,激勵全體黨員教師在推動教育事業發展上走在前、作表率,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課堂教學,將思政課融入每一個學科,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教學方面,以新高考為導向推行教學改革,開足開齊音體美勞和心理健康課程,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后勤方面,圍繞寄宿制學校特點,緊抓服務意識,全面推行管理改革,將食堂辦成課堂,將后勤辦出感情,盡力讓學生吃飽吃好,生活安全而舒心。管理方面,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讓教工從過去被管理的角色轉變成治理主體,增強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激發內在活力,促成“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負責”的治理機制,形成了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通過系列改革,衡南一中校園面貌煥然一新,學校被評為衡陽市“書香校園”,獲得了衡南縣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在全體教工大會上,黨委書記賀朝暉常常勉勵全體教工:“要涵養心中有夢、眼中有光的教育情懷,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韌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凝心聚力的一中人,收獲了累累碩果,2021年高考再創佳績,本科上線率與上線人數均居衡陽市第一。各項競賽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2021年有22名同學獲數理化學科省級奧賽二三等獎,在2022年“海亮杯”全國中學生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中成績耀眼,22名同學參賽就有13名同學獲獎,其中3人獲一等獎,4人獲省二等獎,6人獲三等獎。

              回望過往,是時光之軸的清晰刻度,是有限與無限之間,流淌的教育情懷,是守正與變革中,放大的育人格局。歷經百年光陰依然風華正茂的衡南一中,在砥礪奮進的征程中,譜寫了高質量發展的鏗鏘篇章。追求卓越,就會心有所向,步履所往,即是無限遠方,衡南一中將始終致力于讓每一個學子,遇見最好的自己!

              国产一级毛片特级国产毛片_久久精品视频777_亚洲最大的中文字幕无码_2022色五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