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新聞網
              滾動新聞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縣市新聞 > 祁東縣 > 正文:

              標準化 新變化 | 探尋祁東縣河洲鎮祥和村的“美麗密碼”

              2022-01-25 19:48:00  來源:中國衡陽新聞網  作者:周俊霖 彭康 趙福中
              分享到: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周俊霖 彭康 周云云 記者趙福中報道 美麗鄉村,在河之洲。近日,記者走進祁東縣河洲鎮祥和村,放眼望去,村道平坦寬闊,村舍別致,村容潔美,一幅幅美麗的新農村畫卷掛在眼簾。

              近年來,祥和村嚴格對標對表“鄉村振興”有關要求,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步伐,努力營造建設布局合理、設施配套完善、產業結構優化、村容村貌整潔、鄉風文明有序的環境。并通過土地流轉、池塘水域流轉等方式,大力發展四季水果種植、淡水魚養殖和養老事業。2019年被省評為“美麗鄉村”掛牌示范村,2021年被列為“鄉村振興”市級示范村。

              改善村容村貌,發展村基礎設施建設,是祥和村的“美麗密碼”

              祥和村大力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新建了河洲鎮第一個農村綜合服務平臺,整治護砌水渠2000米,加固骨干塘9口,硬化村組道路16公里,完成了對茶塘和老屋皂的整飾,墻面統一刮白,巷道溝渠全部實現硬底化、院落統一標準進行修葺,面貌煥然一新。在原有綠化的基礎上,新栽種了紫薇、桂花和杜英等樹木2600余株,全村綠化覆蓋率超過了60%,在主要村道安裝太陽能路燈320支,路燈不僅照亮了村道村路,也照亮了民心民意。

              祥和村基本農田大部分處在S317沿線,是雙季稻示范區。鎮黨委、政府要求盡最大努力打造S317沿線雙季稻“綠色長廊”。祥和村S317沿線共流轉土地820畝,連片種植水稻,建成“水稻綠色長廊”,呈現了一幅“禾葉隨風蕩、稻花撲面香”的秀美畫。

              發展鄉村產業,振興鄉村經濟,壯大村集體經濟,是祥和村的“幸福密碼”

              近年來,祥和村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春潮涌動,生態果樹漫山生長。村支兩委結合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廣泛征求群眾意見,通過土地流轉,從村民手中承包山地400余畝,并組織機械勞力進行山地還林,整理大小山頭數十個?,F已栽種3萬余株皇帝柑、酥脆棗、脆冠梨等果苗,進入豐產期后每年村集體經營收入有望突破25萬元。村委會從村民手中回收魚塘35口,并投入機械改造,完成池塘生態化建設238畝,年產魚10萬余斤,村集體漁業養殖收入預計可達10余萬元。

              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給“美麗鄉村”建設注入了鮮活的能量,也讓村民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紅利”。據祥和村村支部書記唐開生介紹,村集體經濟開始后,解決了不少村民就業的問題,得到了老百姓的大力支持,老百姓自己種的菜,可以直接賣給村集體,有些村民考慮照顧家庭,為村集體打工,也能掙得2500元/月,老百姓樂見其成。

              民風淳樸是祥和村的“特殊密碼”

              祥和村積極開展政策宣講、意見征集、解疑釋惑和獎勵互助活動,村支兩委成員每周都要進組入戶了解民情、社情的時機,和村民拉家常、問冷暖、訪需求。注重人才培養,制定了獎勵機制,凡考取一本以上的子弟,村“兩委”敲鑼打鼓將獎勵金送到高校新生父母手里,整個村莊彌漫著濃厚的“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精神氛圍。

              国产一级毛片特级国产毛片_久久精品视频777_亚洲最大的中文字幕无码_2022色五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