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校長訪談(53)∣郭平貴:秉“四成”理念,育“四健”學生
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趙福中 通訊員唐榮芳報道 “成才只為成長,成人才是成功。”這是衡鋼中學校長郭平貴寫在宣紙上的一句話,也是他的育人理念。他認為教育即成長,教育就是要給予學生“成”的力量,尊重學生“長”的規律,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和幸福奠基。近年來,在郭平貴率領的班子成員的領導下,衡鋼中學實現了一次又一次“鋼式”跨越,從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小小學校發展成為“廣為人知”的教育名校,在衡陽教育的史冊中散發著熠熠光輝。
郭平貴,中共黨員,1993年畢業于湖南師范大學歷史系,同年任教于衡陽市冶金中學。在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中,他始終堅守初心,務實耕耘,躬身教育28載。2003年起,先后擔任衡陽市冶金中學副校長、衡陽市第三中學黨總支書記、衡陽市衡鋼中學副校長,2018年主持學校全面工作,2018年11月正式擔任衡鋼中學校長。他多次榮立三等功,被評為“衡陽市骨干教師”“衡陽市高中歷史學科帶頭人”“衡陽市優秀校長”。同時他是教育部“未來教育家”學員,多年來潛心教育研究,具有高瞻遠矚的睿智思想,是一名從基層成長起來的學者型、專家型校長。
繼往開來,實現“衡鋼”新跨越
衡鋼中學前身是衡陽鋼管廠子弟學校,2006年劃撥為市教育局直屬學校。2011年組織上安排郭平貴擔任衡陽市衡鋼中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十年前的衡鋼中學,校舍破舊而局促,硬件設施嚴重老化。落后的外在形象反映出的是學校辦學經費不足、教學質量滑坡、生源質量和社會聲譽下降等諸多復雜問題。面對重重困難,郭平貴沒有退卻和逃避,而是迎接挑戰,勇擔責任,立足于學校實際,探索出學校崛起和發展之路。
郭平貴認為,要突破學校的發展瓶頸,首要任務即是激發教師活力,凝聚教師力量。為此,他深入師生廣泛開展調研工作,通過與教師談心交流,他發現衡鋼中學是一所曾經有過輝煌歷史的學校,即使在艱難的條件下,衡鋼教師也依然保持著敬業務實的工作作風。這讓郭平貴感佩不已,也更堅定了他要為教師謀幸福、為學校謀發展的信心。
于是,郭平貴從自己分管的教學教研工作入手,通過青藍工程、師徒結對,逐漸建立學校老中青教師“傳幫帶”體系。他高度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為青年教師量身設計發展方案,實施“三五十工程”,即“三年成長、五年成熟、十年成名”的發展之路。通過培訓、賽教、主題研討會等活動,拓寬教育視野,培養優秀教師、骨干教師、教學能手,進而推出一批名師,打造精品學校。他還建立了教師多元化考評機制,為教師盡情展現所能、發揮所長提供有力保障。同時,通過開設教師論壇,鼓勵教師參與進行觀點爭鳴,引導教師將個人的成長與學校的發展緊密結合,激活了教師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郭平貴的每一項新舉措、新理念,都是他“以人為本”思想的體現,他尊重每一位教師,也用心去傾聽教師心聲,盡最大努力讓教師教有所盼、教有所成、教有所樂。
奮楫揚帆,凝心聚力。十年來,郭平貴與學校教師同甘共苦,引領全校教師實干興校,讓學校的辦學質量和社會聲譽迅速躍升。學校實現了從2010年高考錄取本二上線56人到2019年200多人質的飛躍。自2011至2021年,衡鋼中學已連續10年被評為“衡陽市高中教育教育質量先進單位”,6年被評為“衡陽市優秀學校”,2017年被評為“衡陽市普通高中高素質人才培養先進單位”。歷史不會忘記,2017年高考,衡鋼中學高139班羅雅如同學的高考成績轟動了全市。中國教育報、湖南日報、長沙晚報、三湘都市報、紅網等多家媒體爭相來校進行專題報道。
“所謂大學之大,非有大樓之謂也,乃有大師之謂也。”郭平貴在與老師交流時經常會引用梅貽琦先生這句名言,他認為中學也同樣如此,“一所好學校,不在于有高樓,而在于有一支精誠團結的教師隊伍。教師的精神氣質是學校的‘魂’之所在。”在工作中,他逐漸總結并提煉出了衡鋼教師的四大“衡鋼精神”:生于憂患、不進則退的拼搏精神;低進高出、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不懼競爭、勇于合作的團隊精神;不計名利、甘于犧牲的奉獻精神。在他看來,這四大衡鋼精神是一代又一代衡鋼教師的精神寫照,是學校實現一次又一次“鋼式”跨越的力量源泉,也是衡鋼中學能夠發展成名校的有力保障。
以人為本,擦亮“衡鋼”新名片
2018年11月,組織任命郭平貴為衡鋼中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為了切實改善學校的硬件條件,提升師生的幸福感,他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F今,學校面積擴大了近兩倍,初中部擴建項目已納入衡陽市政府規劃,“智慧校園”初見雛形,實現了衡鋼中學發展史上的第二次建校,進一步提升衡鋼實力。
郭平貴來自教育教學一線,有著豐富的教學和管理經驗,但他不依賴于傳統經驗,而是不斷與時俱進,推陳出新。他潛心于學校發展研究,實地考察省內外多所名校,結合衡鋼中學實情,提出了“四成三化,五育并舉”的教育理念,打造衡鋼品牌,擦亮學校名片。
所謂“四成”,即“成才只為成長,成人才是成功”。郭平貴感悟到,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關鍵在于為學生“成長”與“成人”賦能。教育本身就是充滿生命力的,學生接受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彰顯個性、涵養靈性,培養智性的過程。在此基礎上,郭平貴認為,辦教育,就是要為學生的生存發展和終身幸福奠基。他提出“成人”須達到“四健”標準——品德雄健、學識鴻健、身體強健、心理康健。“三化”即衡鋼中學的三個陣地,分別是行為規范課程化、主題教育系列化和社團活動經?;?。
如何讓“四成”教育落到實處?郭平貴則是從以下幾個方面抓實落細。
以文化建設為依托,涵養書香氣。以文化人,潤物無聲。通過書香校園建設,營造“環境育人”的良好氛圍。文化長廊、文化墻是無聲的教育載體,是學校文化的物化形態。格調高雅、品位獨特的校園環境,能使師生身心得到放松、安寧和愉悅,更能產生凈化心靈、升華人格、積極向上的作用。近年來,學校環境改造以人為本,采用園林化布局,注重打造書香校園環境。制定了高中生必讀書目,閱覽室周末不休,給學生提供一個閱讀和自習的良好環境。如今,課間校園內隨處可見手不釋卷的學生,彰顯了學校文化底蘊與品質,使之發揮出應有的教育功能。
以校本課程為載體,彰顯多元性。課程是學校文化的載體,一所學校的特色是由課程彰顯的。“課程”一詞來源于拉丁語中的“跑道”。郭平貴提倡要為學生鋪設既具有寬度,又具有長度的跑道,構建博雅課程體系,注重各類課程的協調優化;處理好教學內容與人格提升的關系,知識傳授與實踐能力培養的關系;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的關系,打造有特色的幸福課堂文化?;谝陨侠斫?,學校從實際出發,在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的基礎上,建立了融合國家、地方和校本特色課程的課程體系。
學校課程體系以“人文與科技并重,為學生生存發展與終身幸福奠基”為指導思想,結合學校特色發展,著力打造三類拓展型課程,即“以現代公民為培養目標的德育課程、以思維品質為培養目標的學科課程、以實踐能力為培養目標的綜合實踐課程。”進而建成適合學校校情、學生學情的多樣、多元、多層課程體系。
通過學校對課程的頂層設計,將原有的碎片化的校本課程加以規范提煉、整合拓展,經教師申報,學校學術委員會和校外專家審核,每門課程均制定了向學生推薦的“課程簡介”和教師教學參考的“課程綱要"。目前已開發特色校本課程30余門。通過課程開設,彰顯了學校辦學特色。
以實踐體驗為舞臺,注重個性化。學校通過四節:科技節、讀書節、體育節、藝術節,為學生搭建實踐體驗、施展才華的舞臺。學校專門成立了科技創新中心,提供硬件設施和師資指導,打造創新教育平臺。2019年學校成功承辦了第七屆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智能創新大賽湖南省區賽,該校人工智能班學生在省賽國賽中均獲大獎。
青少年是花朵,每一朵都值得自由綻放。衡鋼中學十分注重個性教育,充分培養與發揮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及特長,實施社團活動經?;?,用社團活動打造特色校園。學校開設街舞、足球、籃球、動漫等社團多達30余個,組建足球隊、健美操隊、武術隊,極大培養了學生的能力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舉辦“校園十佳歌手比賽”、演講比賽、書畫比賽、文藝匯演等活動,營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培養學生自信、堅毅的品質以及藝術素養。
學校經常開展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引導學生規范言行舉止,讓學生快樂成長、幸福生活。同時,學校心理社團的心理咨詢活動,幫助學生調整心態,找到歸屬感。為學校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高歌猛進,擘畫“衡鋼”新藍圖
郭平貴提出“為學生的生存發展和終生幸福奠基”的辦學理想,他堅信,教育要與時俱進,更要高瞻遠矚。他結合當下的“雙減政策”,提出以“問學課堂”為依托實施個性化學習,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為培養真正的素質人才探路。他號召老師們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加強備課研究,并通過極課大數據分析、與學生談心等方式深入細致地掌握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有針對性地設置每個提問的教學情境,分層布置課后作業。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創設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習興趣。
培養“四健學生”是郭平貴育人理想,他認為,德智體美勞固然重要,然而心育是其他“五育”的動力,顯得尤為重要。在他的推動下,學校建立了心理咨詢中心,成立了一支專業的心理咨詢師隊伍,編寫心理校本教材,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學校曾被評為“衡陽市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心育護花”案例亦多次獲得省市級獎項。近年來,衡鋼中學無一起校園心理安全事故,真正做到讓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成。
自郭平貴擔任衡鋼中學校長以來,衡鋼中學發展迅速。2017年,學校全面翻新;2019年,建成了新教學樓;2020年,衡鋼體育廣場及其附屬設施正式移交給衡鋼中學,學校成為標準化的完全中學。如今,衡鋼中學初中部擴建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建之中。相信在郭平貴校長的領航下,衡鋼中學必將乘風破浪,閃耀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