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校長訪談?∣馬維霜:春風化雨 情灑教壇終不悔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劉志凌 記者鄒志剛報道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撒落大地,你走進金蘭中學校園,就會看見一個忙碌的身影,他就是該校校長馬維霜。作為教育工作者,他情注教育,春風化雨;作為校長,他率先垂范,廉潔自律。
馬維霜,中共黨員,高級教師。他1991年畢業于衡陽師專,2005年獲本科學歷,長期任教初中語文、歷史。從教30年,他先后擔任過教導主任、副校長等職,2014年任衡陽縣山水中學校長,現任金蘭中學校長,先后獲得過“市優秀教師”“縣優秀教師”“縣優秀班主任”“縣中職教育招生工作先進個人”“縣初中教學質量先進個人”“縣勞動模范”“市優秀校長”等榮譽稱號。
示范引領,做師生的貼心人
2014年,馬維霜來到金蘭鎮偏遠落后、條件艱苦的山水中學任校長。每天,他第一個到操場督促學生晨練,最后一個離開學生寢室。由于山區教師編制緊張,他帶頭上兩門課程,要么任教語文和歷史,要么任教初三歷史和政治。為了改造山水中學校舍,他積極尋求資助,北上滬京、南下廣州,為學?;I得資金60余萬元,徹底改變了學校面貌,辦學條件改善了,師生們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容,馬維霜卻瘦了一圈。2019年,學校榮獲衡陽縣初中教育質量年度進步獎,邁入了全縣先進行列。
2019年下期,馬維霜開始擔任金蘭中學校長。在衡陽縣,金蘭中學是個規模較大的寄宿制學校,在校學生超過1000人。從不服輸的他信心百倍的進入角色:校園內,每天起得最早的是他;學生大課間活動期間,他只要在學校,都要與師生互動,脫貧攻堅戰他前往一線走訪扶貧對象。在去年上學期大走訪期間,他了解到建檔立卡戶學生常某華,家庭貧困,性格孤僻,不愿讀書,便多次同班主任到其家里耐心勸導,還自掏腰包,為其送去生活、學習用品。常某華終被感化,返校讀書。
新冠疫情期間,馬維霜帶領校務處制定切實可行的防控方案,在加強校園疫情宣傳和防控工作的同時,帶領老師開展線上教學。2021年暑假,他帶領全體教師,冒著酷暑,走村串戶,宣傳防溺水工作,并組織留守村民召開屋場懇談會。今年8月開始,他每天蹲點金蘭鎮衛生院,組織全校師生接種新冠疫苗,全體師生已應接盡接。正是這些點點滴滴,讓他贏得了師生的尊重與信服。
馬維霜十分注重加強班子隊伍建設,對校務處進行明細分工,明確職責,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局面。他主持制定的《金蘭中學教職工年度考核細則》,切合農村寄宿制學校管理的實際,對老師全面量化考核。至此,評優評先、職稱評定、績效考核等變得透明了,教職工們的工作熱情高了,工作勁頭更足了。
按章辦事是馬維霜治校的習慣,關心愛護教師的成長與生活更是他的優秀品質之一。近幾年,學校招聘的特崗教師,大多為外地青年教師。他毅然決策,擠取有限的經費,興建了教師澡堂,安裝了熱水器;單獨騰出一間住房,添置了炊具,解決了外地教師周末的吃飯問題;利用周末和節假日,組織他們打球、爬山、唱歌,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他對全校教師的家庭情況了如指掌,誰家有困難,他及時送上溫暖。去年,學校劉利梅和夏艷紅老師因病住院,他得知后,迅即打電話詢問病情,并前往看望,為生病的老師和家庭送去組織的慰問。
課堂拓展,促進學校健康發展
馬維霜十分重視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為充分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他要求教導處在開足開齊省頒課程同時,堅持“五育并舉、德育為先”,積極拓展渠道,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學校每學期都要利用節日、紀念日,開展清明祭英烈、禁毒教育、防溺水教育等學生喜聞樂見的主題教育活動,還邀請專家和老同志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國學進課堂、送法進校園活動、安全用電、交通安全教育等活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創新德育教育、管理與師生評價方式,馬校長以“厚德同心積分銀行”進校園為抓手,每月評出“道德之星”,每期評出“道德標兵”,每年評選出“新時代五好少年”。目前,校園內學生文明有禮,好人好事層出不窮。
今秋開學以來,為了促進“雙減”政策有效落地校園,學校還成立了音樂、舞蹈、排球、足球、繪畫、書法、寫作、閱讀等興趣小組,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校男、女排球隊在全縣中學生排球賽中均獲獎;在縣局舉辦的中小學生“三獨”比賽和學黨史演講賽中,都取得了好成績。學校還通過“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驗收,先后被評為衡陽縣禁毒教育示范學校、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小手拉大手”活動先進單位、衡陽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衡陽市二星級文明校園”等,學校支部被衡陽縣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學校要發展,教師是關鍵。”為此,馬維霜注重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他認為,教師業務素質的提升,不僅僅是學校幾堂教研課就可以實現的,一定要把教研課堂拓展到校外。平時,他經常組織教師參加省、市、縣各級培訓、教研活動,營造教師自覺參與教研教改、參與新課改的濃厚氛圍。馬校長還經常深入課堂,對青年老師悉心指導。為此,他規定每周三為金蘭中學行政人員“推門聽課日”。除此以外,他為了把教研課延伸到辦公室,在學校掀起了老教師結對幫扶青年教師的熱潮,指導青年教師試課、磨課,青年教師得以迅速成長。在全縣優質課競賽中,該校金昭儀老師榮獲地理組第一名,市優質課一等獎,并被推薦為省級專家組成員。
在馬維霜的帶領下,金蘭中學青年教師迅速成長,一大批青年教師已經成為學科把關教師,學校的教育質量也一年一個臺階,穩居全縣先進行列。
改善條件,提升學校辦學品位
馬維霜認為,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學校環境可以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自履職金蘭中學校長以來,他積極向上級爭取財政投入,同時充分挖掘學校的辦學優勢,發動校友支持,優化了校園環境:學生寢室安裝了風扇,教室和辦公室安裝了空調,老教學樓加裝了隔熱層,新禮堂投入使用,師生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得以徹底改善;新建校門,“智慧校園”創建,學校真正實現了封閉式管理,保障了師生的安全。
學校是傳播先進文化的主陣地,馬維霜十分注重校園文化建設。校園內,教室走廊、樓梯間、花壇內,名人名言、國學經典隨處可見。“金蘭書法碑墻”融書法和文學藝術為一體,讓花草教育人,讓墻壁感染人,學校成為來訪者的“打卡地”。他還組織專業人員,設計了?;?,組織學生唱校歌、背校訓?,F在,金蘭中學師生形象、學校風貌得到很大的改進,受到了上級領導、家長和社會各屆人士的贊許。
馬維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揮灑著辛勤的汗水,描繪著無悔的年華,詮釋著奉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