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新聞網
              滾動新聞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縣市新聞 > 蒸湘區 > 正文:

              標準化 新變化|蒸湘區:擘畫鄉村振興畫卷 擦亮鄉村最美底色

              2021-12-20 18:37:12  來源:中國衡陽新聞網   作者:謝睿 李洋杰
              分享到: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謝?!∮浾呃钛蠼軋蟮馈【G樹相映,群山環繞,房屋錯落有致分布,鄉村面貌煥然一新。今年來,衡陽市蒸湘區凝聚智慧謀篇布局,堅持鄉村全面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形成了全區“一盤棋”的鄉村振興格局。

              ▲雨母山鎮新竹村鄉村新貌

              “要大力吸引人才,給他們施展才華的空間,讓他們愿意為鄉村發展添磚加瓦?!庇昴干芥傁嚓P負責人表示,鄉村振興,人才是“助推器”。對此,蒸湘區建立了湘籍企業家庫、專家庫,開展“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發揮政策吸引力,符合條件的優秀鄉土人才可以發展成黨員,幫助創業者解決在土地、農業生產等方面的后顧之憂。在優秀鄉賢的帶動下,臨江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新竹鄉村振興示范園、土橋高新特色果蔬產業園等產業正迅速發展,拉動了本土經濟,蒸湘農村正煥發無限生機。

              ▲蔬菜大棚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蒸湘區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切實推動農業全面升級,大力推進水稻種植,本年度完成水稻種植17700畝。嚴禁耕地拋荒,建設了0.4萬畝高標準農田。實施優質湘豬工程,完成生豬穩產保供,年出欄生豬1.9萬頭。做大了千億產業,持續培育規模以上鄉村產業企業20家,創建省級農業產業化示范聯合體2個。高質量開展六大強農行動,創建了17個農業特色品牌,22個農產品獲得“二品一標”認證;圍繞“一縣一特”主導產業發展,先后創建了幸福村佳和、臨江村榮聯、惠農等4個省級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土橋村華達田園省級優勢千億產業農副產品示范生產基地;組建科技特派員團隊常態化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華達田園、惠農農業等企業成功納入“粵港澳”蔬菜供應認證基地,成為省“湘江源”區域公用品牌授權企業。

              為豐富旅游內容,以旅游促經濟,蒸湘區找準旅游發展定位,大力發展集休閑觀光、康養度假、祈福禪修為一體的雨母山3A級風景名勝區,致力于將雨母山打造成北京的香山、長沙的岳麓山。全面梳理景區現有交通區域、歷史文化、自然和土地資源,加快啟動雨母山華僑城、銀泰生態度假區等重大文旅項目,帶動雨母山鎮真正成為“衡陽后花園”。圍繞“吃住行游購娛”需求,引導發展民宿業,大力延伸旅游產業鏈,強化旅游服務?,F在,福文化廣場逐漸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奇石博物館、藝術家部落、十里荷塘等文旅休閑基地備受青睞,蒸湘充分發揮了文旅資源的最大效用。

              “做好帶頭人,帶動大家齊奮斗?!编l村黨員干部干勁十足。蒸湘區高度重視村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通過村換屆選舉,進一步配齊配強村、組干部。堅持駐村幫扶,共派駐8支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14名駐村工作隊員,80后、90后干部占比64%,組織活力滿滿。增強村集體“造血”功能,實現“村村有項目、組組有收入”,全面消除了村集體經濟薄弱村,全區農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5萬元以上,楊柳村、北塘村經營性收入超過100萬。大力推廣“屋場懇談會”模式,探索黨建引領“同富共治”機制,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圍繞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屋場懇談會,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共完成70余個“為民辦實事”項目。深化基層“一門式”公共服務,基本實現高頻服務事項在村(社區)“一門受理、一站辦結”,通過持續推進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工作,辦件量達12000件,并穩步提升。

              如今,干群共同努力,鄉村舊貌換新顏,產業活力迸發,村規民約規范,鄉村振興新畫卷生動呈現。蒸湘區委書記雷華表示:“我們將在落實衡陽重點項目‘五制一平臺’的基礎上,創建‘五大產業發展區’專班制、近郊型鄉村振興的‘蒸湘模式’?!?/p>

              国产一级毛片特级国产毛片_久久精品视频777_亚洲最大的中文字幕无码_2022色五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