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 衡陽在行動|衡陽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實現進一扇門辦多樣事
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邵俊杰報道 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第一財經研究院等智庫聯合發布的《全國經濟總量前100城市營商環境指數排名》(2020年)顯示:衡陽營商環境指數在全國名列第80位,較2019年上升5位;“一件事一次辦”跨域通辦獲“2020年政府信息化管理創新獎”;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獲2019年度全省先進;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進入全國前20強,連續三年榮獲全國熱線“先鋒”獎……
近年來,衡陽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扎實推動“一件事一次辦”和“互聯網+政務”改革,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優化營商環境按下“快進鍵”,全市企業運營成本持續降低,市場活力不斷激發,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更為強勁。對標“一流營商環境”目標,市行政審批局激活改革“引擎”,開啟了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一件事一次辦”跨域通辦獲“政府信息化管理創新獎”;政務服務“好差評”工作位居全省各市州第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獲全省先進,其中先建后驗、幫代辦經驗被評為全國先進,經驗予以推介;衡陽市政府門戶網站獲得中國政務網站優秀獎;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榮獲全國“服務之星獎”、“抗‘疫’爭先獎”;為全面優化全市營商環境和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衡陽融禾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董慧珊只跑一次,就成功辦到了工程規劃許可證,這讓她感到非常意外。“以前辦證件,起碼要一個星期,除了要跑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政務服務中心,還要在住建、城管等幾個部門間跑好幾趟,甚至十幾趟。”董慧珊說。
除了少“跑路”,辦證服務的高效率,也讓董慧珊感嘆不已。她在網上提交了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辦證申請,沒多久就接到了市政務中心“一件事一次辦”綜合窗口工作人員的電話,當天就通過了審核。第二天,工程規劃許可證立馬就辦好了。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推動的“一件事一次辦”改革,讓董慧珊1.5個工作日就搞定了所有事,證件出來后還快遞送到了公司。這份服務的輕松感和高效率,給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助力,也是改革給老百姓帶來的最真切的獲得感。
讓數據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路。2020年,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推出“一件事一次辦”改革的升級版“跨域通辦”,出臺《衡陽市推進“一件事一次辦”跨域通辦改革工作實施方案》,發布100項跨域通辦事項清單,逐項編制了辦事指南,統一事項辦理標準化:即統一受理資料、受理環節、審批時間等,施行“異地受理、屬地辦理”。
不僅如此,該局還加快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直通2769個村(社區),全省首創“碼上辦”政務服務新模式,政務服務網上可辦率達99.14%,網上辦結率達99.74%。開設優化營商環境“政企通”專席,建立“12345+好差評”機制,7月份12345熱線在全省熱線工作綜合排名中位列第一。
為提高辦事效率,近日,“衡陽群眾APP”上線“碼上辦”功能模塊,“碼上辦”的“亮碼即辦”真正讓證照信息“用起來”,著實為辦事群眾提供不少方便。
用戶登錄“衡陽群眾APP”后,進入首頁即可看到“碼上辦”功能模塊,用戶通過身份信息驗證進入,將辦事過程中常用的身份證、營業執照、房屋持有情況證明、結婚證、殘疾證等多種證照,以數據資產的形式“裝進”辦事人手機,到衡陽市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辦事過程中通過“授權”出示二維碼,即可提供相關證照信息進行業務辦理。
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在全省首創“碼上辦”政務服務新模式,創新推出“一碼出示”“一碼獲取”兩種使用方式,實現業務場景全覆蓋,讓企業和群眾在“一件事一次辦”綜合受理窗口辦事體驗“再升級”。目前上線的“碼上辦”功能模塊,通過數據共享手段,將辦事人已具備的證照從電子證照庫獲取同步到手機,同時與移動端、政務服務網、綜合受理、審批等系統的對接,使數據資產與紙質證照享有同樣的效力,有了數據資產,辦事時就可以免于提交紙質材料。
下一步,衡陽將繼續深入推進數據業務融合及流程再造工作,不斷提升群眾在政務服務改革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全國范圍內的數據共享驅動政務服務業務優化工作探索衡陽模式、提供衡陽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