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 衡陽在行動|市中級人民法院打好“組合拳” 當好企業守護者
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唐家華報道 “衡陽中院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認真接受市人大監督,廣泛聽取企業意見建議,堅持在服務大局、把握大勢中找到坐標、找準定位,不斷優化司法舉措、強化保障力度,努力營造適應衡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法治化營商環境。”9月22日,衡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馮衛接受記者采訪時堅定地說道。
今年以來,衡陽中院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項政治任務、緊迫任務抓緊抓實。年初出臺了《為“三高四新”戰略、“一體兩翼”建設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明確4個方面21條優化營商環境措施。
高效化解涉企糾紛,提升執行合同質效。今年以來,全市法院開展“審判質量、效率和公信力深化年”活動,1至7月審判質量、效率和公信力綜合成績位居全省中院第三。開展“加快辦理涉企訴訟案件”專項行動,當場立案率100%,網上調解成功率76.09%。截至8月底,全市法院收案63506件,結案51249件,其中中院收案6357件,結案5145件,1至5月審判質效位居全省中院第一。
注重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全市法院依法審理涉企糾紛14981件,出臺并落實《關于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的若干意見》等4個文件,對確有經營困難的民營企業審慎采取財產保全措施,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吸納優秀特邀調解員,妥善調解涉中小投資者糾紛;與市工商聯建立服務民營經濟發展長效協作機制,協力保障民營企業合法權益。
穩妥辦理破產案件,推動建立企業破產處置府院協調機制,明確全市19個單位在破產處置中的職責;指導成立衡陽市破產管理人協會,促進破產管理人行業的隊伍管理和業務建設;與責任單位出臺相關文件,提升破產案件辦理的社會效果,并在省內率先引進平安銀行智慧破產管理系統,利用該系統開展破產審判工作,同時也將破產審判納入智慧法院建設的范疇。2018年以來,全市法院審理破產案件55件,化解企業債務156.9億元。
充分發揮刑事審判職能,懲治刑事犯罪,營造安全穩定發展環境;全市共審結涉黑惡案件17件142人,懲治集資詐騙、組織、領導傳銷等犯罪活動33起,打擊黃賭毒、網絡詐騙、涉眾型非法經營等突出違法犯罪1091件,審結破壞市場經濟秩序類犯罪案件186件,為企業營造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
加大執行力度,著力于建設誠實守信市場環境,全市法院執行績效得到明顯提升,今年執行案件實際結案率排名全省法院第一;開展“集中解決拖欠企業賬款案件專項執行”活動,全市法院執結相關案件1079件,為企業追回賬款6.31億元,依法嚴懲失信被執行人1512人。
積極開展暖企行動,通過上門走訪、召開座談會、組建微信群等形式,注重加強與企業溝通交流。衡陽中院選取290個企業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監督測評點,組建6個法律服務隊,走訪多家駐衡企業解決法律問題80多個;組織法官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普法130余場次,提供法律咨詢16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