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寧首家山區鄉村振興就業工廠在塔山瑤族鄉揭牌開工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錢輝 聶子杰 記者王倩雯報道 “鄉村振興工廠開工啦!我們又可以在‘家門口’務工了!”8月1日,這樣一條消息在常寧市平均海拔800多米的塔山瑤族鄉傳開。常寧首家山區鄉村振興就業工廠在該鄉揭牌開工,將為當地勞動力實現就近穩定就業,激發群眾致富的內生動力,為助力鄉村振興提供新動能。
噠噠噠……上午9時許,在800多平米的獅園村旭華鄉村振興工廠廠房里,三條流水線數十臺縫紉機傳出悅耳的聲響??p線、碌腳、封咀、裝袋……80余名當地瑤族群眾穿著傳統服飾,在各自工位上忙碌著。
“接到上班的通知,別提多高興了!”獅園村村民盤小紅笑著說。早在一個月前,得知村里要建紡織車間,賦閑在家的她就報了名。盤小紅給筆者算了一筆賬,到廣東進廠務工有6000-7000元的月收入,但消費、開支也高?,F在在家門口上班,不僅月均有3000-4000元的穩定收入,更重要的是家里的3個小孩能得到更好的照顧。
據了解,獅園村旭華鄉村振興工廠的建立由常寧市鄉村振興局、塔山瑤族鄉主導,并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通過黨建引領助力鄉村振興,采取“支部+集體+公司+農戶”模式,引進省“十四五”重點培育發展的紡織產業特色園區常寧市湘南紡織基地首家入駐企業——衡陽市旭華服裝有限公司,與村集體共建紡織加工工廠,村黨員、能人進入工廠管理層,形成村、企共建共享的新發展格局,以此發展和壯大村集體經濟,吸納當地群眾就近就業。
“起初,我們是不愿意在這建廠的,因為與常寧城區工廠相比,山高路遠,物流成本大,但通過政府提供保底工資、村集體入股工廠等一系列舉措,加上當地瑤族同胞熱情很高,堅定了我們建加工廠的信心?!毙袢A服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天朋告訴記者。
位于常寧市西南邊陲山區的塔山瑤族鄉海拔高,地勢險,是衡陽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近年來,該鄉依托生態經濟、旅游資源和民族文化三大優勢,確立了“產業扶貧、旅游興村、生態富民”的發展戰略,變經濟后發為融合先發,變生態優勢為綠色產業,努力走出一條從山區民族鄉加快向經濟強鄉轉變的生態綠色崛起之路。該鄉相繼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示范鄉”“全省茶葉千億產業十佳示范鄉鎮”“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2020年全鄉人均純收入達到16720元,較2014年翻了四倍。
“鄉目前主要產業是茶葉、蓼葉以及其他特色種養加工業,有著很強的季節性用工問題,每年有近一半的時間村民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彼浆幾遴l黨委書記呂曉毛介紹,為幫助在家群眾解決“真空期”收入問題,鄉黨委多處實地考察,并在市鄉村振興局牽線搭橋下,成功引進了該紡織企業。同時,為打消村民和企業雙方用人顧慮,該鄉為新招的工人提供了兩個月的保底工資,并鼓勵大家熟練掌握技能,賺更多錢。目前該廠已解決80余人就業,加上規劃中的敖頭、板角、西江等村紡織車間,預計完全建成后可為提供超過300個就業崗位。同時,通過廠房租金、入股分紅等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20-30萬元,年產生經濟效益500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