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衡”有“犇”頭①蘑菇大王劉占魁:今年賺他個30萬!
編者按:新年將至,年味漸濃。這是一個普通而不平凡的春節,此時,一張嶄新的、充滿希望的“十四五”規劃的藍圖已經徐徐展開,全面小康和脫貧摘帽的喜悅裹挾在春風里吹向衡州大地,衡陽正從“脫貧攻堅”,闊步邁向“鄉村振興”。即日起,衡陽新聞網推出《2021,“衡”有“犇”頭》專題報道,走進煥新顏的貧困村和摘“窮帽”的貧困戶,發現他們最真誠、最滿足的笑臉,傾聽他們對新年新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反映脫貧攻堅所取得的新成果、新成就。
衡陽新聞網訊 記者李洋杰 實習生袁安報道 “我要把我的蘑菇棚翻新,今年來個大豐收,爭取家庭年收入實現30萬元。牛年,生活必須要‘?!饋?!”年關將至,衡陽市蒸湘區呆鷹嶺鎮土橋村上洲組村民劉占魁盤點著蘑菇棚里一朵朵的“致富傘”,喜上眉梢,給自己定下2021年第一個“小目標”。
當下正是蘑菇生長和銷售的旺季,早上7點,劉占魁一家人就來到蘑菇棚開始忙碌采摘、裝運。新鮮飽滿的蘑菇攢成一團,長勢喜人,老劉將蘑菇摘下來又整齊地碼放到白色泡沫箱里,一箱箱搬進冷庫儲存,等到晚上再送去蔬菜批發市場銷售。一家人忙得不亦樂乎,劉占魁告訴記者,他種植的4萬個蘑菇包每天可摘取500斤左右的蘑菇。
年逾古稀的劉占魁是移民戶,年輕時肯鉆、勤勞、能干,為集體創辦企業、家庭操勞,落下了一身病,并致肢體傷殘,勞動能力大大折損。老伴多病,兒子眼殘,家庭一度陷入困境。這些年在自身不懈努力和各級扶貧干部的幫助、鼓勵下,劉占魁喊出了“我要自己富”的口號,干起了蘑菇種植。天道酬勤,如今,劉占魁不僅實現脫貧,還蓋好了三層小洋樓,生活越過越美,精神頭越來越足。
▲劉占魁家新修的三層樓房航拍圖
劉占魁說,這些年,不僅自己的生活有了大改變,村里的環境、鄉親們的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種蘑菇、種桑葚、種香椿,辦農家樂、做鄉村旅游……有了政府幫扶和致富帶頭人“領路”,大家都在“家門口”找到了致富路,鄉村居住環境也越來越好。聽說鄉村振興戰略地推進,村里還將有更多的發展“路子”,劉占魁更加信心滿滿,要當上村里的“蘑菇大王”,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去年雖然受到了疫情影響,在政府的幫助下度過了艱難時期,全年收益依然可觀,達到24萬元。今年我把設備翻新一下,準備好好干,爭取年底再來個大豐收!”
近年來,土橋村通過自主發展產業,走出了一條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的可持續發展路子,全村農旅結合、產業聯動協調發展格局初步形成。村級集體經濟從無變有,并且逐年增多,2020年全年收益達到24萬元。村民們收入也不斷增加,從人均2-3千元增至數萬元以上?!懊撠毑皇墙K點,下一步,我們還將通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優化農村人居環境,推動養殖業精細化、規?;?、特色化發展,帶動村民致富信心和干勁,讓大家的生活再上一個臺階?!蓖翗虼宸鲐氷犻L羅細生說。
【記者日記】作為蒸湘區的跟線記者,這兩年來我曾多次來到土橋村采訪,深刻感受到土橋村發生的翻天覆地改變,見證了村里的道路由坑洼不平狹窄變成了干凈平坦寬闊,見證了村民們逐漸摒棄了落后的生產生活方式并開始了大棚蔬菜種植和服務。
2021,“衡”有“犇”頭,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劉占魁,從家徒四壁的貧困戶變身“蘑菇大王”,再到脫貧致富奔小康,通過種植蘑菇和桑葚改變了自己的貧困現狀。劉占魁有些不善言辭,采訪中翻來覆去就是那幾句話“還不是共產黨政策好!”“扶貧干部好!”“幫了我家好大的忙!”只在我反復要求下,才會靦腆地喊幾句“口號”,還說,心愿說出來會不會就不靈了?我笑著告訴他,您放心,就憑著您這股牛氣沖天的干勁,新的一年,一定很有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