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新聞網
              滾動新聞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正文

              【脫貧攻堅群英譜——脫貧攻堅干部考察調研】“跟著他干有奔頭”——記臨武縣南強鎮兩廣村黨支部書記歐愛國

              2020-09-16 09:08:21  來源:華聲在線  
              分享到:
               

              “跟著他干有奔頭”

              ——記臨武縣南強鎮兩廣村黨支部書記歐愛國

              顏石敦 羅徽

              9月11日,記者在臨武縣南強鎮兩廣村見到歐愛國時,他正在驗收東江自然村通往擔干嶺自然村的水泥公路。

              歐愛國個子不高,戴著一頂太陽帽,手臂曬得通紅。他說:“這條水泥公路修通后,村民出行更方便,農產品送出去、好日子迎進來。”

              兩廣村是省級貧困村,有村民426戶148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7戶169人。今年55歲的歐愛國,從1982年起,先后擔任村會計、村黨支部書記。他帶領鄉親們修公路、筑水渠、搞種養,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發展脫貧致富產業。村集體年收入由零發展到10萬元以上,村民人均純收入由2014年2000元提高到去年1.3萬余元。2018年,兩廣村脫貧出列。至去年底,全村脫貧45戶162人,剩下2戶7人將在今年底脫貧。

              2018年,歐愛國被評為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省三大攻堅戰中積極擔當作為先進典型。在我省今年4月啟動的脫貧攻堅一線干部考察中,歐愛國獲得好評。

              修公路、興水利、改電路,基礎設施大改善

              走進兩廣村,山上牛羊成群,山下新房林立,田野里水稻長勢喜人。

              兩廣村曾是一個貧窮、落后的小山村。“天晴三天一把刀,下雨三天一團糟,花錢靠借,吃米靠賒。”這首民謠就是當年兩廣村的真實寫照。

              該村四面群山環繞,地勢如“鍋”。因為不通路,村民種的東西運不出;因為電力線路老化,家電用不上,機械加工搞不起來;因為地勢高低不同,有的地方受澇,有的地方又缺水……落后的基礎設施,成為兩廣村脫貧路上最大“攔路虎”。

              “要致富,先修路。”1982年,剛擔任村干部的歐愛國就萌生了這個想法。

              “修路,錢從哪里來?山下的村子會同意占用他們的土地嗎?”鄉親們一片質疑。歐愛國先說服老支書,然后挨家挨戶做工作,鄉親們最終同意以勞代資修路。

              “山上全是石頭,歐愛國帶我們用炸藥炸,用鋼釬撬,用鋤頭挖,手掌磨破了繞上紗布繼續干。”55歲的村民歐龍光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歐愛國帶領鄉親們,陸續修通了20多公里通村公路,解決了大家出行難。

              東江、西江自然村地處“鍋底”,十年九澇。而擔干嶺自然村又居于山頭,十年九旱,人畜飲水都成問題。

              2004年,歐愛國和鄉親們一同尋找水源,鋪設輸水管道,解決了擔干嶺人畜飲水困難。同時,引資打通泄洪道,修筑防洪渠,解決了東江、西江水澇問題。

              “吃水可不能忘了挖井人。”村民王團心說,“你看這條高1米、寬0.4米的輸水管道,是歐書記帶領我們一鍬一鍬挖出來的。”

              現在,兩廣村還接通了高壓電,修建了5000多米灌溉水渠,電信寬帶也裝起來了。光伏電站、小水電站先后投入使用,村集體收入大幅增加。

              封山林、“走出去”、搞種養,致富路上大步走

              在完善基礎設施的同時,歐愛國帶領鄉親們奔跑在脫貧致富的大道上。

              “毗鄰廣東,自然環境好,獨特小氣候……”歐愛國把兩廣村的優勢一一列出來,制定“封山育林出效益、外出務工抓經濟、引入產業促就業”脫貧致富計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991年,剛當上村支書的歐愛國,看到鄉親們上山砍樹當柴燒,很心痛。于是,他組織村支兩委與村民代表討論,決定封山育林,并出臺相應獎懲條例。

              “家家戶戶都需要砍柴燒火,開始一些村民對封山育林不理解。”歐愛國說,為了村里長久考慮,封山育林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歐愛國的五嬸王開鳳違反規定,成為村里受到處罰的第一人。

              “我上山砍了5棵小樹,結果被罰200元。”王開鳳說,她當時想不通。

              鄉親們看到歐愛國動真格的,再不敢上山砍樹了。兩廣村山地面積13200畝,森林覆蓋率由1991年30%提高到了現在的80%,年林業收入達10萬余元。

              兩廣村與廣東省連州市大路邊鎮相鄰。利用這個優勢,歐愛國動員村民“走出去”,到廣東務工經商。

              “真的是窮怕了,只要是出去的人,都特別努力。”村民歐國今年35歲,2008年歐愛國鼓勵他去廣東闖蕩。歐國憑借自身努力,一步步從打工仔變成小老板,目前年收入達50萬元。

              現在村里80%的勞動力在外務工,其中貧困群眾48人,人均年工資達3萬多元。

              2015年,駐村幫扶工作隊進駐后,歐愛國在工作隊幫助下,開始流轉土地,在村里發展規模種養業。

              外出務工的鄉親閑置田地300多畝,歐愛國引回經濟能人流轉土地,成立種養專業合作社,種植優質水稻、高山云耳、芥菜,養殖牛、黑山羊、雞等。貧困戶以土地等入股,并到合作社務工,既解決了就近就業問題,年終還有分紅。

              “起初勸說貧困群眾加入合作社時,他們憂心忡忡,歐書記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村黨支部委員陳雙娥說。

              在駐村幫扶工作隊及村支兩委大力支持下,種菜好把式李社英流轉土地種蔬菜,帶動50多名貧困鄉親就業。

              “跟著他干有奔頭!”談起歐愛國,村民歐國強激動地說,“如果不是他帶著大家干,哪有我們今天的好日子?”

              兩廣村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現在村里70%以上的家庭在縣城買了房子,60%的人家買了小車。

              ■考察調研手記

              4月至6月,按照省委決定,省委組織部派出考察組,深入脫貧攻堅一線開展專項考察調研,了解掌握脫貧攻堅一線干部表現,發現識別優秀干部,為基層干部加油鼓勁。

              考察調研組到臨武縣兩廣村走訪調研時,村里干部群眾講得最多的,是歐愛國帶領大家修公路、筑水渠、搞種養的事。大家對歐愛國稱贊有加,每次村里換屆選舉,歐愛國都是高票當選。

              考察調研組組長黎雁南說,多年來,歐愛國始終把群眾滿意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堅持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不愧是兩廣村脫貧致富的“領頭羊”。

              国产一级毛片特级国产毛片_久久精品视频777_亚洲最大的中文字幕无码_2022色五月婷婷